首页 > 心理文章 >

专业心理医生的“话疗”是如何进行的

专业心理医生的“话疗”是如何进行的
转载文章 康建萍康建萍 发表时间:2017-05-08 17:46:14 2758 1 12

    您如果是到正规的医院里咨询的话,从程序上来说,先挂号建立一个病历(允许署假姓名,但是自己必须记住),有的医院的咨询病历上带有一些简单的心理测验题,需要在进入咨询室前将其填写完,以便于医生了解病情。有的医院要求来询者在咨询前先进行一个较细致的心理测验,医生的第一次咨询就根据心理测验结果来进行的。咨询的环境要求安静、舒适,如果单纯咨询不能解决还得需要深入的心理治疗,这样就需要在特殊的场所里进行。就座时医生与来访者的视线成90o角,这样避免了直接对视时引起来访者的不安、同时也便于医生观察来访者。

    落座后心理医生就会依其专业能力为来访者创造出一个适合倾诉的心理气氛,专业医生一般很快就能与来访者“打成一片”并取得信任(专业上叫共情),使得来访者很轻易地将封存心底的痛苦倾倒出来,来访者的诉说一方面能够使医生了解其病情,一方面也起到治疗作用,即倾诉的过程本身就能起到疏泄的作用。心理现象是非常复杂的,心理障碍的表现也是多种多样的,并且总是要涉及到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些可能涉及到你的其他隐私秘密,医生给您创造出良好的气氛后袒露自己的心底秘密将是很好的疏泄时机。有时医生也可能问一些在常人看来与咨询主题无关的问题,也需要您如实回答,如来访者咨询的问题是婚姻感情方面的,医生也可能问一些您童年的、与父母的关系等等“题外”的话题。除此之外,医生还可能告诉您后面的治疗方案、计划和时间安排。

    来访者向医生倾诉(或者叫介绍“病情”)的时间是不同的,如果是较简单的心理问题,一两次的心理咨询即可;如果问题较复杂需要正规的心理治疗,那么介绍“病情”的时间可能要长一些,前一两次(甚至还要多)来访时医生可能会将时间全部给您用于诉说,这时您千万不要着急,“您怎么还不给我咨询治疗呀?我都来了两次了,您一点建议也没有给我提出来”。医生将时间全部交给您是有原因的,其一是因为心理上的疾病目前还没有一个像X光、B超等之类的仪器,无法做到一下子将问题形象化。医生只能一方面听您介绍,一方面在不断地观察您的表情、眼神、姿势、动作以及对一些言谈话语的反应(这些信息里面所包含的信息是最真实的,甚至胜过言谈表达);再者有些问题的原因可能不仅仅涉及当前,需要挖掘一些深层次的内容,而这些内容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您又不能立即说清楚,所以治疗时间就拉长了;第三,专业的心理医生往往是很慎重的,为了制定出一个适合来访者的个性化的咨询治疗方案,需要对来访者进行力所能及的了解和把握,而不是在没有将问题搞清楚之前就发表评论,或者是在治疗过程中再修改治疗方案。

    随着医生对来访者所存在问题的全面掌握,这时治疗方案也在医生脑海里逐渐形成,以后的会见将着重于来访者所存在的问题,虽然在医生心里有着明确的目标和方向、谈话也是经过医生深思熟虑像备课一样准备好的,但在来访者和常人眼里,看不出与普通的聊天有什么区别,所以这时您千万不要以为这是在聊天。每次会谈结束后,医生很可能会给来访者布置一些家庭作业,这些作业也是很重要的,往往是治疗的重复和延伸,所以您一定要按质按量去完成,医生还会根据您完成的程度决定下一步的治疗进度和方案。

    有人认为心理障碍的治疗过程就像捅破窗户纸那样简单,这是很不切合实际的想法。心理治疗的疗效,需要双方在治疗的不同阶段认真配合,完成各阶段的治疗任务。对于病人来说,除分析、反思、领悟之外,患者也要学会做好治疗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总结(笔记)并保留下来,便于再复习、反复思考和前后对照时使用。其中一个普遍的误区是人们认为来咨询就是讨得一个解决问题的法子,其实不然,专业心理医生一般不会替您出点子、拿主意的,更不是“点子公司”。

    关于心理医生开药方。来访者第一次看心理医生时,医生常常开出一两种精神药物,对于有精神药物处方权的医生来说是经常的,也是必要的。如一个来访者是因为知道了爱人在感情上出轨后来咨询的,她在乍知道这事时犹如晴天霹雳,立刻便陷入了痛苦焦虑和抑郁之中,情绪激动很明显,咨询时还止不住地哭泣叹息,这时医生为她开上点抗焦虑抑郁的药物是很自然的。服用上几天后情绪自然将稳定许多,然后再行深入咨询的话,其理解领悟能力将会明显提高,后面的咨询也会事半功倍。

    还有一点也是需要知道的,心理医生对来访者的治疗是靠文字符号表情等的互动来产生效果的,这里边当然也包括了医生的性格和互动方式,来访者也有其固有的性格和行为方式,所以存在着一个“医患”搭配的问题,这种搭配合适,效果自然就好,这个搭配不合,就有可能治疗效果不很明显,因此一个医生对所有的“病人”来说并不是万能的,就是说高明的医生也不会适合于所有的来访者,是否形能形成有效的治疗关系与医生的经验、医生擅长的治疗方法、以及医生与来访者的性格组合等等原因相关。

温馨提示:文章、帖子、评语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
1人已踩 12人已赞
作者文章
作者主页
语音通话 私聊
相关阅读更多

服务与支持

给力心理APP

给力心理APP
给力心理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