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文章 >

看清快乐的三种境界,让无条件的快乐陪伴自己

看清快乐的三种境界,让无条件的快乐陪伴自己
个人原创 公春兰公春兰 发表时间:2020-09-25 22:49:22 1114 1 8

嫦娥奔月,以为在广寒宫里会快乐;夸父逐日,别人以为他是累死的,也许他一直快乐着。对快乐的不同理解、不同追求也决定了不同的命运轨迹。

《改变,从心开始》的作者罗伊.马丁纳,在平衡人的情绪方面做了很多的研究与实践。在这本书中他提到三种快乐的境界:竞争式快乐、条件式快乐、无条件快乐。

今天我们就用回归疗法的焦虑循环圈,来看一看各种快乐的发生、发展。

01.竞争式快乐

竞争式快乐是就是“我赢了,我才感觉到快乐,我输了,我就会感觉痛苦。”

竞争式快乐最突出的特点是比较,也可以说欲望就是自己要比别人好。有了这个欲望,下一步的策略上不得不考虑两个方面:一个是自己要努力,要有提高。另一个是别人不能太强。自己努力还好,控制别人不是很强,这件事是很难控制的。接下来就是行动环节。

好的行动,是能够执行策略,同时呢,行动持续的时间刚刚好。行动不能持续太长时间,长年累月的执行,耽误的可能就是人的青春,甚至半辈子;执行时间也不能太短,很多策略就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持续的行动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所以一个策略到底要执行多久,和这件事的性质有关系。

下一步是检验,就是当你行动之后,你会自己在心中自然地去检查一下自己做的事情是不是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在追求竞争式快乐的过程中,无论怎么检验,大概率还是不满意。因为这个行动的过程中时时都处在比较的焦虑中,并且对于他人是否取得比自己更好的成绩也是存在不可控的焦虑中。这个过程心理消耗太大了,快乐变得触手可及,又遥不可及。

最后在诠释环节很容易觉得自己不够好,觉得别人也不够好,世界对自己也不友好。这样离快乐就越来越远了,说到底竞争式快乐是一个误解。比如有些人在高考中考出了好成绩,获得了竞争式快乐,但上了大学突然觉得生活失去了意义。所以竞争式快乐,只是一时打的鸡血,不是持续的快乐。

02.条件式快乐

条件式快乐是“你得满足一个条件,获得了这个条件,你就会快乐;如果没有实现这个条件,你就会痛苦。”

条件式快乐在欲望的环节比较聚焦,一般是期待着某个方面特别好。比如聚焦于拥有美貌、财富、地位或者爱,认为只要拥有了这些或者其中的某一项,自己就会快乐。

在策略的选择上,会聚焦在自己身上和自己比,这样受外界影响就少了一点。也更容易聚焦在某一领域深耕细作,更容易取得成功。和追求竞争式快乐相比,在心理消耗上也会少一些。但是这种条件式的快乐也容易让人走极端,比如认为只有得到某个人,才会拥有幸福。一旦有这种想法的时候,在策略的选择上,就可能失去理智,在行动上也可能伤人伤己。比如由章子怡主演的电影《茉莉花开》中莉莉的遭遇。

莉莉婚后和丈夫邹杰没有孩子,她内心充满了不安全感,害怕失去邹杰。在她的心目中快乐的条件是邹杰全身心地爱着自己,这种爱里,妈妈也是一个闯入者,自己的养女更是威胁所在。以至于她变得歇斯底里,甚至出现短暂的幻觉。她冤枉丈夫对养女做了错事,导致邹杰卧轨。这样的悲伤已经不是一个人的悲剧,而是整个家庭的悲剧。条件式的快乐,容易走极端。那如何避免这种极端呢?拥有无条件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03.无条件快乐

无条件的快乐就是安于当下,活在当下,不会因为自己拥有或失去什么而产生焦虑和烦恼。

无条件快乐把焦虑停在了起始环节,安于当下没有担心,也就没有欲望从而焦虑循环圈被打断,停了下来。

世上会有这样的人时刻处于无条件快乐当中吗?除了极少数开悟的人,对普通人来说,我们能做的是增加一些无条件快乐的时光。比如陶渊明数次做官,数次辞官,经过几番挣扎与思考,最终收心而安。

余秋雨老师对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所作的今译可能更容易让我们理解这位东晋末至南朝宋初伟大的田园诗人是如何找到并处于无条件快乐中的。

算了吧,寄身宇内能有几时,不如随心任其去留。何苦成日遑遑不知往哪里走,富贵非我所愿,仙境更不可求。等天气好时独自遛遛,或者插了手杖下到田里做做帮手。登上东边的高岗舒喉长啸,对着清澈的水流赋诗几首。姑且应顺天意终结一生,乐天知命何须疑虑忧愁。
                          ——《给青少年的中国文化课》余秋雨

让竞争式快乐阶段性的出现,让条件式快乐少一点,让无条件快乐常伴自己身边。也许快乐的不只是你,还有你身边的人。

温馨提示:文章、帖子、评语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
1人已踩 8人已赞

服务与支持

给力心理APP

给力心理APP
给力心理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