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好习惯的养成,对一个人的成长、工作和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谓习惯成自然,一旦你养成了做某件事的好习惯,并坚持不懈地做下去,会大有收益,它甚至可能改变你的整个人生。在日常生活中,应坚持养成以下习惯,并且记录下来。
1.按时起床的习惯
按时起床,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让它成为一种习惯就更不容易了。许多人都有爱睡懒觉的坏毛病,明明闹钟定在六点,偏偏要20分钟后才起床,还要吃早饭,送孩子上学,一旦起来就心急火燎,于是,路上加速、超车、见缝插针。如果早起20分钟,可能就不会这么慌张。所以,要养成按时起床的习惯,你可以赖床,但最多不要超过5分钟,时间到了,尽快爬起来,不拖延,不恋热被窝。
起床时间:
开始时间:
当天感受:
2.在家吃早餐的习惯
爱睡懒觉的人,来不及在家做早餐,于是,在外面的小吃部,或者是流动餐车上,随便买点东西,在灰尘迷茫的街道边走边吃,既不卫生,也不易填饱肚子。在家吃早饭,就要养成早起的习惯,自己动手,磨豆浆,烘制面包,炒青菜,煎蛋等。这既干净卫生,又能增加夫妻感情,给家人饭菜飘香的温暖亲切的感觉。
早餐时间:
早餐菜单:
3.提前收好备用东西的习惯
古人说:预则立,不预则废。做事要有计划有准备,比如出门旅行,你要提前一天收拾好要带的东西,尽量考虑周全,防止遗漏。你打算进行主题阅读,要提前列出书单,制定好计划,合理的分配好时间和任务。你要提前预备好上班带的东西,头天晚上把鞋子擦干净,把钥匙、包包、钱等放在易于发现的地方。这样,你出门时就不会因找不到随身携带的东西而手忙脚乱。
4. 提前到单位的习惯
不能按时起床,拖拖拉拉,把上班时间定的太紧,忽略了路上红绿灯,可能出现的堵车等意外,慌慌忙忙地驱车赶往单位,不是迟到,就是整点到。何不提前十多分钟上班呢,路上轻轻松松的,也不需要心急火燎地赶路,不早不晚地到单位,也预留出平复心情的时间,快速高效地投入到工作中。
5.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俗语说:“一天之计在于晨”,做个勤奋的“早睡早起人”,这是民间告诫人们发奋图强、提高效益的热名词,这个效益就是早睡早起三分财喜的内含所在。这也是祖辈告诫后来人早睡早起三分财喜的经验之谈。
心理科研成果也已证实:早睡早起的人情绪更稳定,解决问题也更为顺利,处事更谨慎,而且他们的幸福感受比一般不习惯早起的人要强烈许多。其中一项是来自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一项研究。他们选取了两组志愿者,一组由435名17—38岁的中青年人构成,另一组由297名年龄在59—79岁的中老年人构成。两组人分别填写了一份关于他们情绪状态、自觉身体健康程度和一天中最偏爱时间段等问题的调查问卷。研究结果发现,习惯于早起的人比爱熬夜、睡懒觉的人在情绪状态上更积极,对生活的满意度更高,觉得自己身体更健康。因此,早起的人大多表示,自己很幸福。
研究还认为,“夜猫子”之所以会比早起的人幸福感低,可能是因为其生物钟与社会生活习惯不吻合,容易引发疾病,并因此降低对生活的满意度。为了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益、提升幸福感,研究人员建议,应当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并持之以恒。
6.设定家庭读书日
不是电子版的那种,是纸质版图书,一周,1天,或者一个月2天。
计划( )天每周,计划( )天每月
从( )月( )日到( )月( )日
阅读书目:
7.安排一次你和爱人单独的旅行
去一个你们一直想去的地方,无论近或者远。
计划
从( )月( )日到( )月( )日
去哪里:
希望找寻:
8.健康合理膳食
吃饭最好不说话,说话会影响对食物滋味的品尝,也会减低消化功能;吃饭的时候好好感受食物的带给味蕾的感受,以及给身体的愉悦感。吃饭也不可以太快,过快的进食影响肠胃消化功能,还会容易长胖。条件允许最好每天固定在相同的进食时间。
计划每次进食时间:
( )时( )分
9.高质量睡眠补充能量的损耗
通常所讲的睡眠质量,实际上是睡眠的好与差,良好的健康的睡眠,能够完全解除身心疲劳。能使人在次日的工作生活中拥有充足的能量。高质量的好睡眠,具备以下特点:
一,入睡快,上床十分钟左右就能睡着。
二,睡眠深,呼吸均匀,深长,不易睡眠中惊醒。
三,晚上不醒或很少醒,不会从梦中惊醒,醒后会很快忘记梦境。
四,起床后精神好,心情舒畅,精力充沛。
五,白天不犯困,头脑清醒,工作效率高。
10.经常和孩子沟通
父母应该经常和孩子沟通,和孩子沟通的时候,最好看着他们的眼睛,认真听进他们说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共情体谅孩子,尊重理解孩子,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支持。经常沟通的好处:
一、能够更加了解孩子的需要
二、同孩子打成一片,更有利于家庭融洽
三、加强孩子对家庭的责任感
四、家长本身也可以从沟通中得到乐趣
11.每天和家人谈论一件有趣的事情
和家人一起分享你的快乐,让他们体会你内心的喜悦,感情会更加亲密,孩子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成长会更加身心愉悦。
今天有趣的事:
12.不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当别人批评你时,不放在心里,坚持自己的想法,不被他们负面情绪左右你自己的感受。
13.边想边做
与其把时间浪费在一直思考要不要做?怎么做?还不如边做边思考。有时候想的不一定很完整,在做的过程中,不断的调整之前的认知,老话说的好:计划赶不上变化。
14.换位思考,切换角色
每周对自己或者与家人之间换位扮演角色,或者换成对方的立场想问题,理解一下对方的心理活动。
我换成谁:
我的感受:
15.和孩子交流
每周花20-40分钟和孩子面对面交流,记下和他们交流的收获和启发。
交流什么:
收获什么:
温馨提示:文章、帖子、评语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