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50岁,《心理问题最终要追溯到“我是谁”的哲学问题》 1.科学的源头是哲学,哲学的尽头是神学。心理学是科学的分支,所以心理问题最终要追溯到哲学。哲学是对现象的思考,对灵魂的追问,关于“我是谁”的哲学问题的答案要到神学里去找。 2.《九型人格的智慧》告诉我,人可能达到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样的,从破碎自我到完整自我,再到个人性本体,最后到真我的路程是什么,感受是什么。 3.《阿玛斯钻石途径系列》告诉我,人格是什么样子,人格和本体共存是什么感觉,如何识别本体、彰显本体、成为本体。 4.结合给力心理平台蜂涌般的“自杀和自残”帖,我似乎明白了他们的困惑和痛苦。他们是九型人格四号,他们是真善美的化身,他们冥冥中好像知道自己是谁,但又不确定自己是谁,他们特别想知道自己是谁,所以终其一生都在寻找那个“我”。 在与外界的不断碰撞下,他们知道了“我不是谁”,所以不服,所以反抗,反抗别人对他们的定义,但又没有能力证明自己不是别人眼中那个“我”,所以挣扎困苦,愤怒绝望。看不到希望,找不到出口,所以想用自残(或自杀)的方式缓解(或终结)让他们极其不安的情绪。 所以对他们的描述是:我不知道我是谁,但我知道我不是谁。他们可能从婴儿起就知道自己不是谁,不想做被别人定义的那个“谁”,他们一直在寻找在反抗,所以容易在青春期爆发。 5.一个月前,我因为“不得不面对父母”之事而悲伤而恼怒,我不想与父母和解,迫于现实,我想尝试和解,但每当想起面对与和解的情境,我就血往上涌,情绪激动难平。 借着情绪,我努力的剖析自己,我发现我不愿和解的重要原因是害怕,害怕那样会背叛“自我”,置“自我”的利益安危于不顾,让“自我”惶恐不安。那种感觉是让“自我”感到陌生和恐惧的,感觉就要从世界边缘掉下去一样。 那个“自我”就是我人格的身份意识,是通过父母塑造的,我害怕失去身份感,我害怕如果和解了就没了身份,没了“自我”。我不敢想象没了“自我”,我该如何继续。 6.当我明白我应该把注意力放在“我是谁”的问题上时,我就能跳出人格的框架,重新看待人事物了。这虽然很不容易,但也已经在路上了。
13个拥抱
17条评论
470次阅读
赏1 元
网友
2025-01-13 07:10:21
倾听者疗愈之光
0
随为了保护“自我”而不愿和解,但也因为想和解而又不愿和解,内心冲突不断……和解或者不和解都应遵从内心的自我感觉……我想说的是,如何处理,当想和解,却没有机会了,如何呢?
2021-04-25 20:26:35
疗愈之光。您好,这个问号很简单,跳出人格框架就不用和解了。。。。我现在的感觉是,当自我感受突出时,我扭捏抗拒,无法和解。当我跳出人格框架时,我看山是山,云淡风轻。
盯着问题,只会强化问题,跳出问题,才能化解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