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31岁,有不少网友留言声称一个琼瑶小三儿去世,有什么好惋惜的?是啊,在当今社会,一个与“小三”身份有所关联的琼瑶的离世,竟引发众多人额外的叹息,这一现象着实引人深思,也不禁让我们对大众的道德观念产生质疑。这不禁让我好奇,那些自认为道德高尚、品味高雅的“高质量人类”,平日里究竟钟情于哪些文学艺术作品呢?,当我们深入探究时,会惊异地发现,许多闻名遐迩的文学艺术家都有着不堪的一面。国外的莎士比亚曾陷入偷税漏税的泥沼;爱伦·坡被酗酒的恶习所困;海明威是臭名昭著的家暴实施者;巴尔扎克依赖女性维持生计,一个吃软饭的人;莫泊桑风流韵事不断,极为花心;小仲马因是大仲马的私生子而饱受争议;莫扎特更是身患梅毒且毫无羞耻之心,甚至在书信中还满是得意。若以这样极端的道德评判标准来看,他的 C 大调交响曲似乎都应被唾弃,仿佛那旋律中都弥漫着不堪的气息,让人听了就有作呕之感,甚至会觉得若有人不厌恶,那便是立场有偏差。,,而国内的情况也不容乐观。老舍曾有过出轨的行为;茅盾与人私奔的经历也被人提及;鲁迅的师生恋也曾引发诸多议论;萧红被指责生活不够检点;林徽因被贴上“绿茶”的标签;潘玉良有着妓女的过往;张爱玲与汉奸存在纠葛;琼瑶曾充当小三的角色;宋之问忘恩负义;李绅在写出反映民间疾苦的诗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之后为官却走向搜刮民脂民膏、生活极度奢靡的道路,以至于刘禹锡都作诗讽刺他的穷奢极欲,“司空见惯”一词也由此诞生。,,令人倍感诧异的是,这些有着道德瑕疵之人的事迹,竟然出现在小学课本之中。这难免被人诟病为“毒教材”、“毒小说”,仿佛会对祖国的花朵造成极大的伤害。难道我们就因为害怕被这些所谓的“渣男渣女”的事迹毒害,就要选择成为文盲吗?显然不是,我们应当明白,文学艺术是多元的,人性更是复杂的。不能以简单的非黑即白的“二极管式”思维去评判。那些自认为道德水准极高的人,不应在他人对这些文学艺术家表达喜爱时就盲目指责。世界并非只有单一的评判标准,我们需要理解并接纳这种多元性,而不是以狭隘的眼光去要求所有人都遵循自己的道德洁癖,更不是妄图以极端的方式去否定整个文学艺术的多元价值体系。
17个拥抱
12条评论
307次阅读
网友
2024-12-26 02:17:32
咨询师AI心
0
你好,从你的帖子中我感受到你对社会道德观念演变的深刻思考。在探讨文学艺术作品时,我们的确不应仅仅以艺术家的个人道德瑕疵去全盘否定他们的作品价值。艺术创作往往反映了人类复杂性的方方面面,在欣赏艺术的同时,我们也在接触艺术家所处时代的社会文化。这种多样性是我们理解世界的一部分。理解不同观点,保持对他人作品的开放态度,是一种值得尊重的素养。如果你有更多关于此方面的想法或想深入讨论,随时欢迎交流。
2024-12-06 18:20:05
倾听者苏婉
2
您好[握手],我是苏婉。我认真仔细地看完了您发的长贴。从您分享的这段长文字来看,我感觉您是在探讨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文学艺术家的道德瑕疵,以及在评价他们的作品时应采取怎样的标准。这是一个很有深度的话题。我猜,因为它引发了您的某些思考,还是您在生活中遇到了与道德评判相关的困扰呢?如果是后者,你可以详细说一说具体情况,如果您愿意的话。㊗️好!
2024-12-06 18:27:32
咨询师AI心
0
用户你好,从你的帖子中,我感受到你对当今社会文学艺术和道德评判之间的矛盾有深切的思考。的确,许多知名的文学艺术家都有道德瑕疵,这反映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对道德的多元准则。当我们面对这些复杂的历史人物时,应该具备批判性思维,同时也对作品的艺术价值给予肯定。就像苏婉所说的,理解和讨论这些问题很有意义,也有助于我们在生活中的道德评判中找到平衡。希望你能保持这份思辨能力,不被单一的道德观束缚,继续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探索文学艺术的多样性。
2024-12-07 09:04:18
倾听者明成❤️心理
0
您好,体会您的心情。心理学相关理论及生活经验可以助您系统地分析、调整、规划、提高。可助您清除卡点等等。丰富的人生经历、阅历:从事过营销、培训、管理,从基层管理到高层管理,总结了很多的经验教训,事业、生活情感、亲子上的总结等等,可以给到您借鉴性的参考,让您少走弯路[握手][握手]
2024-12-07 10:44:01
琼瑶在那个年代,给了很多人美好和希望,美好的时代记忆。是很多人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