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摔倒的时候,疼痛会袭来,但过一会儿疼痛就会过去,因为大脑会分泌安慰剂,让我们的痛感慢慢消散。但如果我们的身体感受到剧痛的时候,人体所能提供的安慰剂已经无法抵抗了,就只有用吗啡这样的外来安慰剂,才能暂时抑制疼痛。
同样,如果我们见到一个成瘾的人,无论是对酒精、毒品还是赌博或者其他任何一种外来的东西,有了一种无法自拔的依赖,也许可以说明,在现实生活中,有他自身的能力无法化解的痛苦,才让他们致力于寻求外来物质带来的“安抚”和“遗忘”。
有人说戒烟很简单,我都戒了几十次了。为什么瘾症那么难以去除?因为瘾之所以成瘾是因痛苦而产生的,只有没有痛苦,才真正没有瘾症。可是很多帮助者却有些舍本求末,以为酒精或者毒品甚至网络和赌场是罪魁祸首,其实真正的罪犯是将成瘾者驱赶到瘾症中的那股痛苦。
一年前,新芳在商场里看到男友和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孩子手挽手逛街,那一刻,她崩溃了。和男友分手后,她跟朋友一起逛街的时候,她花4000块钱买了一件晚礼服(至今都没穿过!)——相当于她一个月的工资!
从此她的购物史进入了一个疯狂的阶段,她开始沉迷于购物不可自拔。每当她心情郁闷,就到商场里疯狂购物,疯狂刷卡,即使借钱也要买那些她根本不需要也很难有机会穿的衣服。
按理说她家比较富裕,她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对物质没有那么强烈的需要,但她却陷入了“购物狂”的困境,她很想控制住自己的生活,她想过正常人的生活,现在她连恋爱都不敢谈——谁愿意要这么一个败家的女人?
她就这样一边疯狂地购物,一边疯狂地自责和恐慌,犹如一列脱轨的火车,一路狂奔,又一路下坠,她真的不知道,自己到底该怎么办。
成瘾者往往内心空壳化,这种“内虚”自己无力填充,于是就开始依赖外界,这种补偿式的发展,应了进化论“用进废退”的规律,而逐渐导致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退化。
就拿新芳购物成瘾的行为来说,其实购物和成瘾之间的关系,在于我们内心的加工。比如在葛朗台眼里,购物是一件引发生理痛苦的事情,而对另一些人来说,购物可以和满足与快感有关系。
万事万物都来自我们内心对一件事的定义。在理智层面,我相信新芳会很清楚,晚礼服自己很难穿上,但它对她不只是衣服,而是一种梦想。也许,在新芳的梦中,当她穿上这么漂亮的晚礼服,就可以和那个时尚漂亮的情敌较量一番了。这种非理性购物方式可以暂时补偿她现实中的挫败感和失控感。
购物的第二大“好处”在于她试图对她在现实领域不能控制的东西加以控制。当控制失败时,她就通过购买来加强,或者恢复控制感。
新芳在童年时代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那么也许有一种可能:在她难过的时候,父母倾向于用买东西安慰她。所以当她情绪低落的时候,就会退回到童年时父母满足她的方式。这似乎成为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
现在的新芳在理智层面当然明白,花多少钱也无法买回男友的感情或者成功的体验。但儿童时她不会这么认为,比如爸爸批评她一顿,她会感到很难过,为了安慰她,爸爸会给她买个玩具。
也许对新芳而言,当父母给她买东西的时候,真正让她开心的不只是好玩的玩具,更是和玩具一起到来的父母的笑容和轻松的气氛以及父母对她需要的关心和情感的投注。
小时候的她觉得伤心时,买东西就会解决问题,这让她认为,买东西本身就是一种获得爱的方式。这些画面积累起来,让她得出了关于爱的定义:买来的东西=爱,这是她小时候建立的条件反射。
我甚至可以想象,对她而言,商场甚至可能是她关于快乐和温暖发生最多的场所,比如父母会带着她去买东西时候的背景,也许经常是在商场里的。
所以,看到自己的男友和其他女孩一起逛街对新芳而言,是一种伤上加伤,这等于在她最在意的爱的天堂(爱的背景)上“抹黑”。于是也许你能明白“缺什么补什么”的意义了,她试图在补一个关于她的“天堂”的“窟窿”。
这是一种永远无法填补完的,也没有终结之日的“补偿”,一个永远的“西西弗斯”神话。很多成瘾者,就陷入了这个窠臼中,走不出来了。
毫无疑问,买来的东西就是东西,它没有带来爱,反而带来焦虑、羞耻和懊悔。但同时,通过这种周而复始的冲动行为,她又“成功”地将问题从恋爱的问题、工作的麻烦转化为她自己控制自我的问题。购物冲动本身又成为新芳逃避问题的一个理由。
新芳现在要做的,就是告诉她内心那个跟爸爸妈妈吵着要买东西安抚情绪的小女孩:从现在开始,她会面对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男友出轨了,她想和他分还是合?分怎么做,合又怎么做,让她内心成人的部分负责她的人生。
面对挫折的时候,的确很痛苦,这些痛苦是有意义的,它提醒我们要去解决它,而不是将它搁置或者否认。
其实爱是可以疗伤的,当我们有人爱自己,给自己对自我的确信,我们就不需要一堆衣服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了。也许新芳可以把那些不需要的衣服处理掉,在处理前,她可以做一次告别仪式,告诉它们:“谢谢你们陪伴我度过了那些难熬的岁月,但现在我要前进了,我将为自己负责了,我相信自己有力量面对生活。所以再见了,请祝福我。”
此文转自卢悦老师博客 luyuexin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