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爱因斯沃斯采用陌生情境(strange situation)测验,从婴儿和母亲的研究中界定了亲子关系的三种基本类型:安全型关系,矛盾——焦虑型关系,回避型关系。在随后的社会调查中显示,在处理亲密关系中,60%成年人属于安全型,20%成年人属于回避型,20%成年人属于焦虑-矛盾型。由此可见,成人的依恋类型形成于童年。
下面我选择几个场景,让你对这3种依恋关系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场景一,实验中,妈妈在陌生的环境中陪伴孩子,孩子在玩玩具,妈妈偷偷离开,观察孩子的表现。
安全型孩子的表现,妈妈离开,会用眼睛寻找,但依旧玩玩具,表现的比较安静,妈妈回来了,会高兴,但还可以自己玩。
焦虑——矛盾型孩子,即使有妈妈在,在陌生的环境也会哭闹,妈妈离开后,还是哭闹,妈妈回来后,依旧是哭闹。
回避型孩子,妈妈在与不在,都差不多,自己玩,很少理会妈妈,显得有些冷漠。
场景二,孩子3岁左右了,开始形成自我意识,孩子的活动半径增大,变得比较叛逆。妈妈有时会说:“不要再淘气了,再不听话,就把你送给大灰狼”,面对这样的问话,不同类型的孩子会怎么回答呢?
安全型孩子会盯着妈妈的眼睛说:“把我送给大灰狼,妈妈就没有宝宝了,大灰狼妈妈就有宝宝了。”听听孩子的回答,自信吗?
焦虑——矛盾型的孩子,会哭闹不止,怎么哄,也不会停下来。
回避型孩子会怎样呢?送不送大灰狼,和我有关系吗?我和你又不亲,依然故我的自己玩,妈妈的话,只是耳边风而已。
场景三,孩子长大了,开始谈恋爱了,或者结婚了。当恋人或者配偶不在身边,打电话又不接时,这些长大的孩子,会怎么处理呢?
安全型的人,他或许有事,我先忙我的。不会因为,对方不接电话,不在身边,影响心情,而是着眼于自己目前的工作。
焦虑——矛盾型的人,他(她)为什么不接我电话,他(她)在做什么,不行我还要打,几十个电话,也是有的。对于焦虑——矛盾型的人,当恋人在身边时,他们也往往不会相处,总是找恋人或配偶的麻烦,放大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纲上线,激化矛盾,把很小的一件事情,理解成他(她)不爱我了,他(她)讨厌我,他(她)喜欢别人了。往往把自身的安全感不足,演变成控制对方,从时间上,从金钱上,从朋友关系上,控制对方,寄希望于对方,给自己安全感,殊不知越控制,越促成了对方逃离自己。
回避型的人,很难注意到你在不在,我只是活我自己的。情感比较冷漠,活在自己的洞穴中,很少照顾到对方的感觉。当你和他(她)沟通时,一脸的不解,你不可以自己呆着吗?为什么让我陪。
在婴幼儿时,妈妈如果给予我们充分的照料,关心,爱护,及时觉察我们的情绪变化,我们就会感觉安全,比较自信。妈妈如果对我们比较粗心,冷漠不及时回应我们的需求,对我们听之任之,我们就会缺少安全感,不够自信。安全型依恋关系是安全的,而矛盾——焦虑型,回避型依恋关系则是不安全的。
读了这篇短文, 想想自己属于哪种类型呢?自己的恋人或配偶又属于哪种类型呢?你是否明白了,“你为什么会依赖他”呢?这源于我们的婴幼儿期,妈妈对我们的抚养方式,明白了这个道理,你是否会独立一些,善待自己,善待恋人和配偶呢?
温馨提示:文章、帖子、评语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