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文章 >

家庭暴力对人的心理影响

家庭暴力对人的心理影响
转载文章 发表时间:2015-03-06 10:22:19 1429 0 0

世界上也没有纯粹的好人和坏人,只是大多数人习惯根据自己的需要定义对方的好坏。用一个标准划分黑白是偏颇的,绝对的爱和恨都是偏执的。 "坏人"也许只是心理具有严重问题的病人,也很无助也很可悲。尝试挖掘根源,解决问题。

  一个人的人格形成是很复杂的过程。社会上很多人的人格不健全甚至人格扭曲,深层次原因很多,其中不乏小时候经历过家庭暴利。有些人小时候也许并没有体现出明显的性格缺陷,却在在成年后,潜意识里积累的痛苦压抑经历一点一点倾泻出来,造成诸如情绪波动,焦虑,具有攻击性,“模仿”暴力,破坏性的防御心理,不安全感。等心理问题。

理性人的原则: 对于缺乏理智的人来说,针锋相对是最愚蠢的解决方式,即便争论出对错都是没有意义的.

以下是一些资料:

一。家庭暴力对孩子心理影响:

  人的大部分行为是心理冲突的结果。在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当受到外界环境的不良影响,人容易产生

异常行为,这种行为可以在若干年以后表现出来,例如是家庭暴力的制造者,变态心理的产生,对家庭和

社会造成很大的危害。

1.  "影响儿童最深的常常是一股家中弥漫的不安全感,这种在空气中凝结的气氛,或吵架,或暴力,或哭泣,

或冷战,或表象和谐,或内在暗潮汹涌的情绪,都是儿童极大的焦虑及不安全感的来源。儿童能全然的体

会到,却无法以成熟的心智将内心感受到的负面情绪用言语表达或渲泄出来。然而,大家别忘了,儿童是

天生的演员,当他无法用言语表达时,他会「演给你看」,演什么给你看呢?比如说,体弱多病,经常感

冒,或许引发气喘发作;功课退步,在校和同学打架、偷钱、说谎;半夜一再尿床、作恶梦,没有安全感

;怪异行为,啃指甲啃到流血,或奇怪的自我伤害行为等等。这些都是我在门诊一再看到的。"

2. 

1)使孩子的情绪受到强烈的冲击,产生消极情绪 如恐惧,悲伤,无助感等。夫妻吵架时往往吵得脸红脖子

粗,用高八度的嗓门大喊大叫,常常把幼儿吓的不知所措。夫妻俩吵得投入的时候,根本顾不上理会孩子,对

孩子的哭喊、恳求也听而不闻。幼儿不由得以为爸妈不要自己了,倍感伤心和无助;而看到自己认为最亲

密的人之间也针锋相对,孩子会感到自己认为最安全的避风港也不复存在,内心涌起深深的恐惧。 

 

    2).给孩子提供了一个攻击性行为的坏榜样 心理学研究者认为,攻击性行为的成因之一是由於学习,

也就是模仿。其模仿的来源包括:暴力电视、父母及教养者的行为、同伴的行为等。夫妻吵架过程中,不

仅仅是合理的争论,往往会丧失理智,许多刻薄的话、粗话乃至脏话也脱口而出,有的夫妻甚至大打出手。

幼儿的模仿能力非常强,父母吵架时的神态、姿势、语气语调、用语他们都有可能学到。日後小孩子在游

戏时,就对著洋娃娃嫩声嫩气地骂,狠狠地打娃娃,或者,对小朋友说粗话、脏话。 

 

    3).对孩子进行了错误的社交技能训练,使孩子误以为吵架、谩骂乃至打架都是解决冲突的办法在人

际交往中,出现不同意见或者冲突是正常的,问题在於如何解决社交中的冲突。在国小低年级儿童写给"知

心姐姐"的信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诉说有关人际关系方面的苦恼。在幼稚园中,幼儿的社交技能即出现了很

大差异,也开始对人际关系问题敏感:小朋友为什么不跟我玩?有的幼儿只会采用强制性手段来解决问题

。达不到目的就搞破坏,捣乱,进行报复。结果小朋友们更不理他。社交技能不是天生的,需要在日常生活

中加以训练。夫妻之间出现了意见分歧,就吵架或者打架,往往使孩子误以为吵架、打架是解决问题的好办

法,不知道应该克制自己的怒气,不会采用其他的、真正有效的办法解决冲突。 

 

    4).使孩子的情绪、性格、行为出现问题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长期生活在"硝烟弥漫"的家庭中,除了攻

击性显著增强以外,孩子的情绪、性格发展都会出现扭曲,变得感情冷漠,对他人缺乏信任,为人刻薄,爱挑

剔,脾气暴躁,或者性格内向,压抑,容易退缩,对外界事物丧失兴趣。这样长大的孩子,易於和不良少年交往。


 3.暴力行为是“焦虑的表现。

4 .“我是在”在暴力环境中长大的小孩,往往认为:外在世界是不稳定的,父母的行为难以预而暴力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我必须掌控所有的事才好,是我的错造成父母失和,人们有时就该被揍,儿童所呈现的问题:

1. 自尊心低

2. 以破坏性的行为来得到注意力

3. 攻击性强、易怒、冲动

4. 被动、退缩

5. 控制欲强

6. 不良的社交技巧

7. 像小大人一样承担大人的责任而不易有玩乐的童心,自我封闭

8. 退缩到不成熟的行为

9. 呈现不良的自我约束

10.作恶梦

11.逃学

12.呈现焦虑、沮丧

13.过早涉及性关系

14.有罪恶感

15.破坏性的行为

16.害怕犯错、完美主义、害怕尝试

17.害怕做小孩,不能有噪音,不能自由玩耍

在暴力中长大的小孩最需要:

1. 支持、保证和爱护

2. 可以预期的关系

3. 亲子关系和日常作息的一贯性

4. 在关系中,想获得控制力,应学习如何协调沟通的能力

5. 需要别人能敏感於他们的感受,并有必要建立正向的情绪抒解管道
                        

  中国政法大学田岚、何俊萍两位教授针对“家庭体罚子女现象”的调查显示,近2/3儿童曾经遭受过家庭暴力。在接受调查的498名大学生中,54%的人承认自己在中小学阶段经历过家长的体罚,高达被体罚总数的71.38%。体罚的形式以父母手打脚踹为最多,占到88%,借助工具,如棍棒、皮带、衣架等实施暴力的占1.6%。从体罚的种类看,辱骂占25.28%,罚跪占16.36%,罚站占13.38%,被父母逐出家门的占4.09%。心理学家指出,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滥用体罚会给孩子造成诸多心理问题。

    ■家长不正确的教育方式使孩子郁闷

    “滥用体罚会造成诸多心理问题。”北京慧源心理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肖峰指出,“儿童应该是无忧无虑的,但现在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孩子过得并不开心。”最近上海电视台新闻频道和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联手举办的调查结果发现,参加调查的孩子中竟然有78%感到不开心,因为父母责怪、训斥甚至动手打孩子而感到不开心的占到15%。

    肖峰主任分析指出,家长不正确的教育方式成为孩子郁闷的“罪魁祸首”。每个孩子都有下列四种需要:首先就是父母的爱护和关怀,而不是父母的责怪和打骂;第二点,被他人接受,被他人尊重;第三点,得到别人的赞赏;第四点,在家里有地位。而滥用体罚会破坏孩子的这些心理需求。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父亲经常打女儿,会造成女儿缺乏自尊、自爱和自信,在青春期容易出现早恋,还会使女儿数学成绩差;父亲经常打儿子,会造成儿子逆反心理,不愿服从社会规范,或者退缩、幼稚,缺少男子气;母亲经常打儿子,会造成儿子缺乏自信心、挫折感、多疑、没有安全感等。也就是说,打孩子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造成新的心理问题。

    ■滥用体罚会丧失惩戒效果

    “滥用体罚会破坏父母和孩子的亲密感情。”肖峰说,“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一种尊重平等和谐支持的关系。一旦滥用体罚,既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也会丧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造成严重的亲子隔阂。”肖峰特别指出,体罚不但使孩子不再愿意与父母亲近,而且打多了,只会使父母子女之间在感情上产生隔阂,严重的甚至会对抗、对骂、对打。

    肖峰认为,滥用体罚会丧失惩戒的效果。体罚作为一种最严厉的惩罚手段,如果滥用,父母动辄就是几板子或几巴掌。打孩子打惯了,习以为常了,孩子对打也就没有了惧怕。孩子一旦对打失去了惧怕。“打”作为一种最严厉的惩罚手段也就丧失了它的威慑力。这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听到有些孩子所咕哝的:“动不动就打,只会打”。美国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有40%的父母觉得打骂之后,孩子的表现还是一样。

    ■滥用体罚不能真正让孩子明辨是非

    国外有专家分析了自1938年以来体罚孩子的众多后果,跟踪分析了打屁股对孩子的短期和长期影响。她认为:通过打孩子屁股,你可以让孩子暂时听话,但问题是,孩子心里并不特别清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你应该让孩子从内心里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而不是“如果我怎么怎么了,妈妈就会打屁屁……”否则,一旦家长不在身边,不存在打屁股的威胁了,孩子们就不会有分辨是非的主动性了。

    滥用体罚还会使孩子学习错误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打孩子绝对不是什么好的教育方法,只会是对孩子的一种个性压抑,尤其是给孩子造成一种错觉:弱者要服从于强者,暴力可以解决问题,这是很糟糕的。孩子往往会从父母那里学会了“以暴制暴”,学会了“打人经验”,染上了暴力行为。日前,美国一个专家小组分析调查了过去60年有关“打屁股”的案例,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童年经常挨“屁板”的人们更容易滋生侵略性、反社会的行为,更容易虐待配偶和孩子。

    无论是打还是使用别的方式处理或惩罚孩子的过失的意义,不是针对事件的结果,关键的是针对事件发生的原因和态度。批评、惩罚的根本目的与重点是让孩子思考事件的本身,而不是如何避免、减轻惩罚。当孩子对可能被惩罚的方式、轻重等考虑的越多,就越不关心事件本身的问题,从事件本身吸取的教训和经验越少!因为打骂只会使孩子不再在你的面前表现你不喜欢的行为,并非真的改正了,而躲到你背后,在你看不到的地方继续淘气,继续使坏;打骂只是让他学会了逃避被打,而没有学会什么是该,什么是不该的是非善恶。

    肖峰主任肯定地说,家长期望完全通过打来教育孩子的做法,肯定是错误的。一味打,只会造成孩子种种不良的心态和心理偏差,决不能获得教育孩子的效果。


天津市家庭教育研究会秘书长关颖说,在我国,自古就有“不打不成才”的古训。但事实上,家庭暴力给孩子带来的不仅仅是皮肉之苦,更多的是心灵的创伤和行为的扭曲。

一是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虽然幼小,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个重要的心理特征是自尊心越来越强,打孩子是对自尊心的严重损伤。有的孩子越打越“皮”,从逆反、对抗发展到破罐破摔、自暴自弃。

二是迫使孩子说谎。有的孩子慑于父母的压力,表面服输,内心不服,来个“好汉不吃眼前亏”,学会了见风使舵,看人脸色行事的不良性格。

三是对父母忌恨报复。一位母亲惊恐地说:“不久前,我一怒之下打了孩子一巴掌,想不到他竟抓起一只短凳朝我扔来,险些砸在我的头上。他还恨恨地说,‘走着瞧吧,过几年再算账!’想想儿子的话,我的心都凉了。”

四是容易使孩子形成暴躁的性格。家长对孩子动辄打骂,总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经常挨打不仅容易使孩子产生暴躁的性格,在行为上也是给孩子的攻击性示范。当孩子与他人相处不尽如人意的时候,当遇到某些不良刺激的时候,很容易产生攻击行为。有的孩子离家出走、浪迹社会、最终走上犯罪道路与父母的打骂不无关系。

五是使父母丧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有个5岁的孩子挨了父亲的打之后,指着父亲说:“你有什么本事?就会欺负小孩!”父亲说:“我打孩子反而让他瞧不起我,当时真有点无地自容的感觉。”


你知道我们大多数人是懒惰的。我们懒得去把握自己和了解自己,我们以为别人会为我们解决这个问题,会给我们和平。但你必须了解冲突和悲哀的主要原因,然后解决它。

这两天,本报关于“汕头潮阳区一名5岁女童惨遭养母毒打”的报道引起了广泛关注,“儿童受虐”的现象实际上非常普遍,据有关调查显示,近2/3儿童曾经遭受过家庭暴力,而专家指出,人们提起虐待孩子时,往往会认为体罚才算虐待孩子,而忽视了情感上的虐待。精神虐待的危害尤甚于肉体上受虐待,因为情绪和心理的虐待是隐性的,不像肉体虐待这么容易证明,对孩子会造成很深的精神创伤,严重的还会造成心理障碍。专家表示,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家长要先学习处理生活压力及控制自己的情绪。

所谓精神虐待,指的是危害或妨碍儿童情绪或智力发展,对儿童自尊心造成损害的长期重复行为或态度,如拒绝、漠不关心、批评、隔离或恫吓,最常见的形式是辱骂或贬低儿童的人格。

很多父母在打骂孩子的时候,并不知道自己已经严重伤害了孩子,这种情况属于非蓄意虐待,父母无法承受压力、控制情绪,从而对孩子的肉体和心灵造成伤害。也有一部分家长不懂得如何有效管教孩子,情急之下就动人打骂。因此,专家指出,家长必须先学习处理生活压力及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动不动就把气发泄在孩子身上。

同时,专家指出,常常有些家长看到孩子不听话,就认为孩子有问题,有些家长则期望过高,对孩子有过高的要求,没有考虑到孩子的能力局限。因此,家长学会理解孩子,合理调整自己的期望,并注意子女在情感方面的需求,多与孩子交流。


                                                           什么是“虐待”,什么不是

从某种程度来说,“虐待”的定义,在很大的程度上在不同文化标准下,有不同的标准。但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当一个小孩因为周遭的人故意、长期、重复地向他做一些举动,造成他的自尊心受损,都可以称之为虐待。

专家指出,在正常的家庭环境,偶尔的打骂不会使孩子产生心理问题。而合理的管教和精神上的虐待,有本质的区别。举例来说,如果一个孩子考试不及格,父母亲一直骂他说:“你就是很笨”,对孩子作出人身攻击,贬低他的能力,便是精神上的虐待。相对而言,如果父母跟孩子说:“你这几个礼拜没有好好读书,浪费了很多时间,所以考试不及格,你应该罚吗?”,这是针对孩子的行为作出批评,属于合理的管教。

至于如何让家长认识到管教孩子的正确方法,专家建议,家长们要自己主动多学一些家庭教育的方法,从而正确体会到管教孩子的最佳方式。

心理虐待的主要表现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常常面对些调皮、不听话或犯了错误的孩子,会进行威胁恐吓,“你再不听话,我就把你锁到黑屋子里去”。这样,小孩子就会被吓着,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胆小怕事的性格,压抑其创造性。

第二种表现是疏远冷落。父母太忙或者没有精力顾及调皮、不听话的孩子,就干脆摆一个冷面孔,不理不睬,更不去亲近他们。长此以往,这些孩子会更孤僻、更懦弱。

第三种是总是指责孩子缺点,在得不到鼓励和表扬中,父母对孩子的指责会让孩子总是背着极大的思想包袱,心情抑郁。

第四种是武断夸大。比如孩子干了一件事情或者没写完作业,父母就说:“怎么干坏事总有你的份”“你作业完成过一次吗?”对孩子进行全盘否定,挫伤了孩子的进取心、自尊心,造成自我否定的负面情绪。

儿童受虐待导致成年抑郁症

心理学家指出,精神虐待会对儿童的自尊心造成破坏,一个自尊心从小就受到挫折的人,可能会出现很多心理与行为上的障碍,诸如自我否定、缺乏爱心、焦虑等心理疾病,难以适应社会,甚至走上犯罪。

主要原因是,儿童的自尊心经常受到打击,就会影响到他的“自我形象”,造成自我评价偏低,进而产生逃避、反社会、歇斯底里、偏执或依赖型人格障碍等心理问题。

虐待对儿童造成的创伤有时立刻显现,也有到了成人期才显现的长期创伤。一个小孩在被虐待的家庭环境中成长,他长大后可能会认为整个社会“充满危险”,如果他不要受到攻击,就必须先攻击别人,具有很强的反社会倾向。他也可能在长大后变得十分胆怯,不断逃避外界,不敢跟别人沟通,缺乏自信心,有强烈的自卑感。

美国一项研究表明,儿童受虐待和被忽视的一个严重后果,就是在成年期出现抑郁症。对很多儿童而言,在他们受到虐待或者忽视的同时,也在他们的生命中埋下了抑郁的隐患。


                                             家庭教育:杜绝“儿童暴力”


2岁宝宝打闹长辈

健健妈说:“我的宝宝今年刚满2岁,可是他看起来似乎特别爱闹,还好动手。什么事稍不满意就大声哭闹,还抓我的头发,我喊疼了他都不放。

那天他很晚了还嚷着要出去,外婆不让他去,他甚至把外婆的手都咬伤了。这样发展下去,我真是既担心又害怕,不知怎么办才好。”

在幼儿园爱打架

广州天英亲子教育中心的儿童教育顾问刘智刚给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案例:有一天,5岁的小朋友江江的父母找到了刘智刚,询问孩子“是不是心理有问题”。原来,江江虽然只有5 岁,可是已经成了幼儿园里不受欢迎的“坏孩子”。江江的爸爸说,“孩子的脾气相当暴躁,稍不顺心,嘴里就蹦出”我揍你“、”我打死你“的话来。”事实上,江江在行动上的表现也如此,和家人、小朋友在一起时,动不动就出手打人,有时甚至用一些能拿动的东西做武器去打别人,现在幼儿园已经不接受江江入园了,江江的爸妈也怀疑孩子存在暴力倾向,感到很苦闷。

家长助长孩子暴力倾向

“小朋友欺负你,你就揍他,打伤了妈带他看病!”一位家长送自己4岁的儿子去幼儿园,临走时甩下了这句话。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个别家长由于溺爱自己的孩子,怕孩子吃亏,便纵容他们使用暴力方式解决问题,致使幼儿暴力倾向在幼儿园甚至小学里愈演愈烈。

据广州一家幼儿园的老师介绍,一些家长常常在临走时这样告诉孩子:“要是哪个小朋友打你了,不用怕,告诉爸爸,我收拾他!”这些话语让老师们听起来不寒而栗。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师说,现在的孩子太难管了,小朋友不小心碰了他一下,孩子就勃然大怒,甚至挥拳相向。一些孩子把暴力当成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式,不管是谁惹到了他,都要动手相还,甚至老师批评他几句,他也冲上去使劲掐老师的腿。


调查显示:我国城市儿童三成以上有暴力倾向

据调查,以上的儿童暴力行为现在已不是极个别的现象。据了解,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现在的儿童普遍呈现了早熟的趋势,有暴力倾向的孩子的年龄也呈现出了低龄化的特征。据相关部门抽查,目前我国三成以上的城市儿童有暴力倾向。每个人都有生气和冲动的时候,孩子也一样,大部分孩子对别人生气是因为他们被激怒了,他们会哭、会吵闹,甚至还会大叫,但通过分散注意力或安慰就能使他们平静下来,只有当他们极度受挫时,这些行为才会转为暴力。可是也有些孩子由于种种原因,非常容易被激怒,表现出对别的孩子、成人或动物的暴力倾向。

据儿童教育专家分析,儿童暴力一般表现为两类,轻者为语言暴力,即在言语中表现出暴力倾向,动辄出言“打死你”等。又如日常生活中一些孩子玩着玩着,突然猛叫一声,吓得周围人一哆嗦,而他自己却若无其事,此类言行也是儿童语言暴力的典型表现。另一类较为严重的则表现在儿童的行动上,轻则动手动脚,重则用暴力器械伤人,危害性极大,为孩子未来的发展留下了隐患。

专家分析:

暴力行为多数与家庭环境影响有关

刘智刚认为,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接受了不良的教养方式所导致的。溺爱和暴力专制的教养方式,都会是导致幼儿攻击性行为发生的原因。如果幼儿在家中一直都是被溺爱的,家长对他平时打人、咬人、抓人等不良行为习惯不加以制止,幼儿就会认为他的这种行为是得到认可的,并且会变本加厉地实施攻击行为。

如果幼儿长期生长在暴力专制的家庭,其发生攻击行为的几率也很高。幼儿在学前期模仿能力很强,家长对幼儿实施暴力,无形中是在教育幼儿使用暴力,让孩子觉得“暴力能够解决问题”,所以幼儿在遇到用常法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就会采用攻击行为。

据了解,美国的一所学校在选择有潜力的孩子进行培养时,最先注意的不是孩子,而是孩子的家长。由此可见,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记者从广州市儿童医院心理门诊了解到,孩子的心理问题,由家庭环境引起的占75%。专家呼吁家长们要更重视家庭教育。

专家建议:

用正确方法化解孩子“人格危机”

中国儿童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郑毅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儿童的暴力行为折射出了孩子的人格危机。”郑博士说,孩子的人格形成并不是在上学以后,而是在早期教育阶段就开始了。如果在幼儿时期家长忽略了孩子的教育,就很容易使孩子出现暴力、自卑、心理发育不正常等人格问题,而这些问题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了。因此家长必须要注意抓住孩子人格形成的关键期,提高其“免疫力”,使其身心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专家认为,家长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预防孩子的“心灵暴力”倾向:

关爱孩子关爱孩子是根本。专家认为,对于幼儿来说,爱,远比一切都来得重要。家长首先应该给予孩子最基本的爱,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就是满足、理解、尊重孩子的情感需要。只有让孩子体验到父母之爱的温暖,孩子才有意识和理念去爱他人和外物。同时,家长应从小培养孩子对他人和事物的爱心,比如,当家长的一方身体不舒服时,另一方可教育孩子去关心自己的父(母);又如在公园游玩时,看到美丽的花,孩子都想摘下来,这时家长应制止孩子的行为并说明理由,培养孩子的爱惜之心,以从心理上防止、克服孩子暴力倾向的形成。

教导孩子正确的交往策略多数孩子的攻击行为都属于一时冲动的类型,其实他们心中是渴望友谊的,只是不知道如何与他人和睦相处。这种时候,家长应该及时教给孩子良好的人际交往技巧,教孩子运用多种方式来化解困境。

教孩子控制情绪情绪在人的心理变化中起着核心作用。幼儿还没有学会如何控制情绪,因此家长应该帮助孩子逐步战胜情感刺激,使孩子有稳定的情绪,能与周围环境相适应、融合。心理学研究表明,群体环境和集体活动最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家长可以多创造这样的环境,让孩子学会忍耐宽容,加强自我约束力和控制情绪的能力。

温馨提示:文章、帖子、评语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
0人已踩 0人已赞
相关阅读更多

服务与支持

给力心理APP

给力心理APP
给力心理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