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文章 >

〖分享〗家庭教育15禁忌,你触犯了几条?

〖分享〗家庭教育15禁忌,你触犯了几条?
转载文章 王金波王金波 发表时间:2019-07-19 20:11:03 1819 1 7

​​在家庭教育中,有15条禁忌家长尽量不要触犯,比如过度保护、溺爱、过度严厉等,快来自测,看看你是否触犯过这些禁忌!

 

1、戒过度保护

家里的过度保护,会导致孩子家里的自理能力不强,因为在孩子的印象中我什么都不需要做,什么家长都会替我弄好,而且我所有的东西都是特殊化了,这样时间一久,把这位孩子完全放在一个真实的环境下,结果应该各位能想到。对,就是无法适应。

 

我们家长必须明白,关怀是心灵上的沟通,并不是行为上的干预。过分的干预既令孩子反感,也妨碍他发展潜能。

 

2、戒过分宠爱

过度保护与过度宠爱,有一定的区别。保护不一定等于溺爱,但过度溺爱一定等于过度保护。

 

事事顺从孩子的要求,替他完成所有事情,孩子什么事情都不必动手,于是容易变得以自我为中心、任性、依赖、迟熟、不能忍让、也不懂自己照顾自己,即使表面看来柔顺温和,但当孩子长大,需要面对难题时,就可能出现性格突变。

 

宠孩子,但绝不纵容;是以宠爱孩子的方式教育孩子做更好的自己;管,但要给方向;是以严格的方式教育孩子做成更大的成就。

 

3、戒揠苗助长

望子成龙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动机和具体的教养措施是两回事。父母要做的,首先是把自己的虚幻的、不切实际的期望降低,让孩子切切实实从零学起,功课一门一门地啃。有点特长发展一下当然好,没有也不必大失所望,别人的孩子们也都是这样,既然那么多伟人、科学家、文学家的孩子也都是这样,都很普通,你又有什么理由硬性要求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呢?这是不能靠随便定指标、下决心就能完成的。

 

太高的期望值是明明跟自己过不去。期望过高,孩子经过努力满足不了父母的期望,会丧失上进心,产生自卑感,心理上会有一种失败者的压抑感,对孩子身心发展是很不利的。因此,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一定要适当。

 

4、戒过分专制

专制型父母虽然内心和其它父母一样爱孩子,但这种爱是孩子是很难体会得到的。有这种情况的父母经常以权威口吻规范孩子的举动、限制他的自由、否定他的想法,会使孩子长期处于恐慌之中,无法表达自己,并使他失去自信,变得紧张、没有安全感,面对事情不知所措,失去尝试新事物的勇气等;更有甚者,孩子很容易变成一个喜欢挑刺的、说风凉话的人,有时为了发泄不满,孩子还会以大欺小,欺软怕硬。

 

作为家长,要尽可能放低姿态,尊重孩子,为孩子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才能达到培养优秀孩子的目的。

 

5、戒过度严厉

“身教重于言传”是教育中的一条被时间和无数事件验证过的真理性的结论,严厉教育本身也是一种示范,但如果成年人对孩子拿出的是经常性的批评和打骂,怎么能培养出孩子的自信与平和呢?孩子无法在严肃当中感受到我们的爱,摆出严厉的脸孔,只会令他对您却步。

 

我们应避免用苛刻字眼责备他,即使他做得不够好,也应温和地给他意见,使他容易接受。聪明的父母要懂得软硬兼施。

 

6、戒忽略孩子优点

很多家长对孩子没有信心,觉得孩子没什么长处,就算有,也视之为理所当然,使其天份无从发挥。因此很少在人前称赞孩子,有时还会不经意地批评他。其实如果经常提及他的缺点,孩子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不仅影响其自信心,甚至会认定自己一无是处,更不思进取。

 

父母要及时、对应表扬孩子付出努力得到收获的良好行为。否则,孩子会弄不清楚为什么受到了表扬,因而对这个表扬不会有什么印象,更起不到强化好的行为了的目的。表扬要具体,表扬得越具体,孩子越容易明白哪些是好的行为,越容易找准努力的方向。 

 

7、戒剥夺孩子说话的权力

的确,孩子有的时候很喜欢问问题,我们会觉得很烦,而打断孩子的话,或要他收口;人家问孩子问题,我们却经常替孩子说话。这样,会剥夺孩子练习说话的机会,导致自我表达能力差,孩子并会渐渐不再跟我们说话,严重影响亲子间的沟通。

 

在非特殊情况下,父母尽量不要打断孩子的讲话,并在平时多倾听孩子内心的想法,做到良性沟通。

 

8、戒经常对孩子唠叨

误以为多对孩子说几次,他就应该懂得如何做,即使在安慰孩子时,也是喋喋不休地指出他的过失,叮咛告诫他应该如何做,而忽略孩子的难处。孩子难免会感到麻木,变得了无生气,没有自信。另外,唠叨还会使自己的脾气变得暴躁,情绪变得无法控制。

 

 

唠叨可以有,但不宜过多,两三次为佳。实际上很多唠叨,都是因为家长和孩子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不一致,或者说,家长想让孩子做的,并不是整个家庭从小就一直有或衍生的习惯,甚至和家长当前的行为举止也是不一致的,如果你能明白这一点,并做好调整,就会有改善。

 

9、戒嘲笑挑剔

挑剔孩子的过失,经常把其缺点挂在嘴边,说话刻薄,用骂人的字眼嘲笑他“笨手笨脚”“无用”等,甚至在别人面前斥责数落孩子,均会使他感到丢脸,严重损害其自尊,变得自卑懦弱,认为自己真的没有能力做好事情,不敢发展潜能,记忆力和创造力也因而大减,变得退缩、胆小、缺乏自信。

 

家长须知道,孩子的自尊心一旦受到伤害,是需要一段长时间,甚至永远无法重新建立起来的。另一可能是,孩子会对我们产生怨恨,不但不会尊重你,长大后还会找机会报复。

 

10、戒对孩子乱发脾气

父母情绪不稳定、乱发脾气,会令孩子的性格变得扭曲、行为变得极端:一是变得反叛、是非不分、缺乏责任感;或是变得自闭、缺乏安全感;也可能同样爱乱发脾气。

 

家长在发脾气前强制自己冷静15秒,再对孩子做出教育;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不要把坏情绪传递给孩子,并让爱人做你的心理医生。另外,有时候孩子叛逆、不听话甚至顶嘴,要看到本质原因。从另一个角度看说明孩子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面对问题的勇气,总比像个木头人一样,没主见和灵魂,唯唯诺诺听命大人要好。

 

11、戒低估孩子能力

质疑孩子潜能,处处要求他跟随自己意愿行事。孩子不能从失败中学习,变得依赖心重、惯于被命令、缺乏思考力。

 

家长要多鼓励孩子成长,想要知道孩子的能力如何,家长应该多陪伴孩子,才能真切地了解到孩子的能力和潜力;不轻易给孩子贴上标签,而应该以孩子的实际情况来论。不要只看到表象,就认为孩子不行。因为孩子的潜力和爆发力往往都在家长的想象之外,家长应多加挖掘孩子的闪光点,培养孩子各方面的兴趣,才能让孩子更好的成长。

 

12、戒以偏概全

用主观的情绪和期待去看待孩子,自以为是地认定他的发展,并以一个特点概括其全部性格,导致他自我规限其发展方向。例如,经常指责他“你又给我惹麻烦”“总是这样!”“没出息!”等,暗示了不能改变,会给他也认定觉得自己比人差,因而放弃改正,慢慢地,他便会向被认定的方向发展,做个没出息的人。认定,也容易做成偏见,导致经常错怪孩子,令他疏离您,对他的影响力也相对地减低,甚至变得反叛。

 

家长看待问题一定要客观,尽量不要以主观意识来判断问题,以免错怪孩子。

 

13、戒漠不关心

对孩子表现出漠不关心,孩子为了引起我们注意,会做出种种叛逆的行为,却不幸误入歧途。另一可能是,孩子觉得我们不关心他,对生命感到失望,因而走上绝路。

 

家长不要因为忙,就疏忽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这些事情孩子都会记在心里。

 

14、戒不注意说话的方式

父母是孩子在这个世界上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小学毕业之前,几乎全部的时间都是和父母共同生活的,在平时的生活中,父母的说话方式也是一种智慧。

 

在与孩子交流时,家长要考虑到每个人都有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能要求别人跟你一样;孩子哭闹任性,不一定每一次都是错的,孩子心里想的是什么,要以合适的方式引导孩子把它说出来,这样比打骂更有效;还有说话尽量不要伤害孩子自尊。

 

15、戒用武力解决问题

打孩子可能会解父母的一时心头之气,但是却给孩子带来了挥之不去的影响。而且会让孩子养成以暴制暴的性格。为了孩子的健康着想,希望家长们还是能够掂量清楚之间的利弊关系再决定。

 

父母不要依赖使用武力让孩子屈服,否则孩子要么变得懦弱,要么也会使用武力解决问题。

 

(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温馨提示:文章、帖子、评语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
1人已踩 7人已赞
作者文章
作者主页
语音通话 私聊

服务与支持

给力心理APP

给力心理APP
给力心理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