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信赖,所以期待
个人原创
历博博
发表时间:2022-01-20 01:14:06
2261
1
10

你是否尝试验证过自己的直觉呢?
他可能喜欢我多一点,喜欢那个人少一点……
应该是心里偷偷的喜欢对方吧,我感觉是……
感觉他喜欢我,虽然接触不多,但是我能感觉到……
我感觉他们是在搞暧昧……
这个人很花心,看面相就知道……
我看一眼就知道对方心里想什么……
这些感觉,或者说这些直觉,都是真实的吗?
现在确实没有一种技术来读取人大脑里的意识,我们没有办法去窥探人心。
既然无法验证事实,也就是说,你的直觉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假的。
但问题就在这儿,你说对方心里有某种想法,比如你觉得对方不够爱你了,对方说自己没有,怎么来验证事实呢?
你想找到真相,追求事实,不冤枉别人,也不委屈自己,无数次的争论,却没有个答案,最后这个问题变成了薛定谔的猫。
倒不如换一个检验爱的标准吧,以自己的感受为准!
如果这一刻你感受到了幸福,那么对方就是真的爱你,如果这一刻你感受到了难过,那么对方应该也有责任。
如果你感觉不那么幸福了,就告诉对方,也许你没有做错任何事情,可是我就是感受不好了,如果你爱我,就请再为我做点事情吧!
只要多花点时间陪我,我就能感受到爱了;
只要对我大方一点,我就能感受到爱了;
只要对我的父母好点,我就能感受到爱了;
只要别给其他的异性点赞,别去赴我讨厌的那个人的局,别跟其他的异性闲聊那么久……我就又能找回幸福感了!
如果质问,是出于怀疑,那么提要求,一定是因为信任、期待、并且想要依赖!
不过,也会带来一些新的问题,比如,也许对方会说,如果你爱我,就不要对我提这么多要求。
如果对方如此不在意你的感受,那么或许真要好好的评估一下这段关系了。
但是至少,这样的对话方式,避免了很多无意义的争论,而人在情绪激动时,难免说出一些伤人的话。
相处要互相给予,同时也要互相妥协。
刑事案件可以找出真相,可是大脑里的想法却无法验证真伪,干脆不要探究思维的真相,努力找寻实实在在的幸福。温馨提示:文章、帖子、评语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
他可能喜欢我多一点,喜欢那个人少一点……
应该是心里偷偷的喜欢对方吧,我感觉是……
感觉他喜欢我,虽然接触不多,但是我能感觉到……
我感觉他们是在搞暧昧……
这个人很花心,看面相就知道……
我看一眼就知道对方心里想什么……
这些感觉,或者说这些直觉,都是真实的吗?
现在确实没有一种技术来读取人大脑里的意识,我们没有办法去窥探人心。
既然无法验证事实,也就是说,你的直觉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假的。
但问题就在这儿,你说对方心里有某种想法,比如你觉得对方不够爱你了,对方说自己没有,怎么来验证事实呢?
你想找到真相,追求事实,不冤枉别人,也不委屈自己,无数次的争论,却没有个答案,最后这个问题变成了薛定谔的猫。
倒不如换一个检验爱的标准吧,以自己的感受为准!
如果这一刻你感受到了幸福,那么对方就是真的爱你,如果这一刻你感受到了难过,那么对方应该也有责任。
如果你感觉不那么幸福了,就告诉对方,也许你没有做错任何事情,可是我就是感受不好了,如果你爱我,就请再为我做点事情吧!
只要多花点时间陪我,我就能感受到爱了;
只要对我大方一点,我就能感受到爱了;
只要对我的父母好点,我就能感受到爱了;
只要别给其他的异性点赞,别去赴我讨厌的那个人的局,别跟其他的异性闲聊那么久……我就又能找回幸福感了!
如果质问,是出于怀疑,那么提要求,一定是因为信任、期待、并且想要依赖!
不过,也会带来一些新的问题,比如,也许对方会说,如果你爱我,就不要对我提这么多要求。
如果对方如此不在意你的感受,那么或许真要好好的评估一下这段关系了。
但是至少,这样的对话方式,避免了很多无意义的争论,而人在情绪激动时,难免说出一些伤人的话。
相处要互相给予,同时也要互相妥协。
刑事案件可以找出真相,可是大脑里的想法却无法验证真伪,干脆不要探究思维的真相,努力找寻实实在在的幸福。温馨提示:文章、帖子、评语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
1人已踩
10人已赞
作者文章
抚平“被遗弃”的创伤
文章探讨了被遗弃儿童的心理感受,分析了遗弃行为背后的父母问题,并提供了调整心态的建议。通过数据和案例说明,亲生父母并非总是更好的选择,鼓励被领养者看到养父母的爱和自己的成长价值。
4515
13
4
因为信赖,所以期待
这篇文章探讨了直觉在人际关系中的角色,特别是关于爱的感受和验证。作者建议以自己的感受作为检验爱的标准,并提出了如何通过沟通来维护关系,避免无意义的争论。
2261
10
1
怀疑或许会让我们错失眼前的幸福
文章探讨了相爱的人之间可能存在的神秘感应现象,以及信任在伴侣关系中的重要性。作者通过来访者的经历引发思考,讨论了即使拥有感知伴侣想法的超能力,信任仍然是维系关系的核心要素。
2039
6
0
语音通话
私聊
相关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