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教育不可缺失
转载文章
刘建军
发表时间:2023-05-07 22:13:53
633
0
2
近期以来,在期中考试和季节特点双重作用下,不少地区出现了连续性的青少年自杀事件,死亡教育被提到越来越紧迫的日程。
“不知死,焉知生”,死亡教育虽名为谈死,实乃谈生,死亡教育是孩子不可或缺的必修课。在我们的文化中,由于忌讳不吉利,家长对于“死”的下意识回避,使得孩子在童年时期承受了太多不必要的恐惧,又在成年之后,缺失了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力。
有关死亡的问题,如果孩子没有直接问起,如果没有直接面对的死亡事件,可以不主动去“教育”,只是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渗透,比如家庭通过清明祭扫、家庭祭祀、小动物离世、树叶落地等活动和现象告诉孩子。
死亡是生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引导孩子学会正确看待死亡,深入思考生命的意义,激励孩子们珍爱生命、活着并活得更有价值,从死亡教育中引导正向的人生感悟与价值导向。
还可以通过阅读绘本如《一片叶子落下来》、《我永远爱你》、《苏菲的杰作:一只蜘蛛的故事》、《爷爷变成了幽灵》、《楼上的和楼下的外婆》等进行教育。
如果孩子无端长期闷闷不乐,或者突然开始非常害怕孤独和黑暗,家长就要用心且小心地去寻找原因,与孩子保持心灵的沟通,要让孩子总有一个愿意说出自己最害怕的事情的亲人,绝不要让孩子独自承担这世界上最大而又最令人恐惧的秘密。
若孩子说出来了,大人也不必急于给出答案式的回答,问清楚他害怕的缘由,哪怕我们一时说不出什么,也可以默默握住他的手,或者拥抱他,表示你已经理解到这个问题的真实和重要,且无论是什么,都可以与他共同面对与分担。
让孩子打小就明白生命来之不易、生命只有一次、我们没有处置自己生命的权利——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一个人对自己的生命是不是拥有绝对的权利?没有!只有一种优先的权利,比任何其他人都更优先的权利,但是没有一种完全绝对的权利。
我们每一个人的出生与成长,都不是无缘无故的,其中有太多看得见的、看不见的他人或其他物种的付出:父母恩、师长恩、国家恩、众生恩。
教育孩子不能活着的时候好像永远也不会死,甚至作死;而死的时候却不肯去死,觉得自己还没潇洒地活过。
据《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22》统计,2022年中国城市自杀率为4.31/10万,农村自杀率为7.09/10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布了《2021年世界儿童状况》,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有近4.6万名青少年死于自杀,其中1.02万人为10至14岁,男女性别比为61:39;
《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显示,目前我国患抑郁症人数9500万,50%的抑郁症患者为在校学生,18岁以下的抑郁症患者占总人数的30%,抑郁症是青少年时期比较常见的一类精神心理障碍,也是导致青少年早早结束生命的首要原因,患有抑郁症的人,70%左右都有过自杀的想法,最终因病去世的人数也约占15%。
另据一项调查显示:上海有24.39%的中小学生曾有一闪而过的“结束自己生命”的想法,认真考虑过该想法的占到15.23%,更有5.85%的孩子曾计划自杀,并有1.71%的中小学生自杀未遂。在自杀者的年龄排列中,12岁占第一位(40.3%),其次为14岁(22.7%))、11岁和13岁(13.6%),其中女孩占比(72.7%),而男孩仅占(23.7%)。
青少年的抑郁症一般源于以下因素:
一是源于家庭。亲子关系不和、零沟通的家庭中,青少年抑郁症自杀风险提高几十倍。
父母总把自己辛苦挂在嘴上,让孩子在负疚中生活,小小年纪背上沉重心理负担;家庭暴力;对子女照料不周、长期寄养;家庭搬迁(缺失安全感);
家庭问题如家庭经济紧张、父母突然离异、父母失业、父母有重大健康问题、丧失至亲、家庭有法律或其他重大纠纷等;
父母精神健康状态欠佳或患有精神疾病;父母有酒精和物质成瘾,与外界隔绝;家庭自杀史或家族亲友中有自杀倾向等;童年曾经遭遇暴力侵犯或性虐待等负面经历;
父母忽略子女的情绪变化,未能及时解决子女的心理问题;
二是学习压力。学习压力沉重占自杀的29%(家长逼、老师逼),唯成绩论的社会评价体系不仅绑架了孩子的价值、直接损害身心健康,也削弱了他们进入社会后应对更复杂压力的能力。
有的是学业困难,学习成绩不理想或考试失败、在考试前承受过多压力等;来自父母过高或过低的期望;转学或异地求学适应不良;
三是发生违法违纪事故。如由于考试作弊、打架、旷课、偷窃或其他行为受到校规法纪处分,或恋爱关系破裂、避孕失败;经常旷课、沉迷网络等行为明显偏离常规;
四是校园欺凌。受到同伴排斥、孤立,受人欺负或迫害(同伴、教师、社会闲杂人员),与他人纷争等,约占六分之一,内心的创伤可能远大于身体,这种“久远的危险因素”,可能被深埋心底,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
五是消极人格特征。比如情绪不稳定;容易陷入抑郁和绝望;易怒、易冲动;敏感,当出现轻微身体不适或情绪不佳时过度担忧、焦虑;认知及自我评价低;盲目自大、自卑;容易自暴自弃;敌对心态、暴力倾向;
抑郁症的孩子可能表面看上去别无二样,但却隐藏巨大的“心理黑洞”。
如果发现孩子长期情绪低落、无故哭泣;思维迟缓、退缩、独处、意志活动减退;突然行为改变、无故担忧未来或完全自暴自弃;
不愿与人交际、故意回避、消极厌世、总说丧气的话语(比如直接向人说:“我想死。”“我不想活了。”;间接向人说:“我所有的问题马上就要结束了。”“现在没有人可以帮助我。”“没有我,他们会过得更好。”“我再也受不了了。”“我的生活毫无意义。”;
对周围人诉说自己无助和想死的念头或在日记、空间日志、微博、微信、绘画中表现出来);谈论自杀话题等症状,应像对待生理疾病一样,带孩子及时治疗,进行早期的风险预测和心理疏导。
家长对于孩子要有足够的耐心,学会倾听和观察,引导孩子明白,每个人在生活的不同时期都会面对困惑和挑战。
不要避忌与孩子讨论心理健康和自杀的话题,让他们知道,父母在关心他们,愿意和他们沟通对话。家长也要多鼓励孩子和朋友、家人在一起,多参加社交活动,帮助孩子重建信心。
不要告诉孩子亲人死亡是去了美好的天堂、极乐世界、变成了天使、没有病痛、有很多美食等——不能凭空误导死亡的美好,这会让孩子觉得遇到挫折可以去天堂干脆去死;
不要告诉孩子亲人死亡是去了很远的地方,结果孩子等啊等,为什么自己等的那个人都不回来?会让孩子以为自己的亲人再也不疼爱自己了,不喜欢自己了,不想要自己了,这反而会让孩子内心有不安全感;
不要告诉孩子亲人死亡是睡着了却永远都不会醒来了,这会让孩子对睡觉产生一种恐惧的心理,当他发现爸爸妈妈睡着的时候,他内心里面就会想,会不会爸爸妈妈睡着之后就永远都起不来了,再也见不到他了。
我们告诉孩子一旦死亡,这个人就在这个世界消失了,再也见不到了。
时光不能倒流、生命不可重来,一旦中断,永无续联,所以活着一次必须保持其连续性,每个生命绝对独立、不能复制、不可替代;不能暂停、不可逆转、不能转借、没法重启、不能重来,但随时会不小心中断。
生命是在一维的时间之流中延续的,它一去便永远不会再返回了。生命由诞生到死亡是单向的、不可逆转的。生命旅途从生一开始,就一直朝着死亡的终点目标一路奔去,就像恩格斯指出的那样:“人从降生的那一刻起,就一步步走向自己的坟墓。”
人类属于自己的生命只有一次,人的年龄是用加法来计算的,而生命则是用减法来计算的,正如俗话说:“活一天,少一天。”因此,生命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是不容“慢怠”的。
这一点可以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意识到生命的神圣性,我们都要万分珍惜自己的生命,都应该利用好生命中那宝贵的分分秒秒。
尤其是,我们不仅要在生命的质上达到高品质;在生命的量上我们也必须善用此生,善待生命,努力活够天地自然赋予我们的生命时光。
“我命在我不在天,超越自我勇当先”,人生变幻莫测,在充满竞争、挑战和机遇的现代社会更是如此,秉持乐观人生主义,坚持生命自主精神,尊重生命自由、维护生命尊严、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超越,抓住成长机遇、凡事尽力、问心无愧。
反正年近花甲的我真的怕死,因为人生虽苦短,好死不如赖活着呀!况且我也不知道死后还有没有另外一个世界;即便有,那个世界是光明的还是黑暗的?即便是光明的,要等多久才能与家人朋友团聚?那么早去不也是等着吗?何必呢?!
死了就停了,人生是单程单向,没有回头路!人死如木成灰,不重为木;即便再来,我也非我!更何况起死回生是梦想的虚幻,长生不老是童话的妄想,唯有好好活着才是生命的不二法则。
温馨提示:文章、帖子、评语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
“不知死,焉知生”,死亡教育虽名为谈死,实乃谈生,死亡教育是孩子不可或缺的必修课。在我们的文化中,由于忌讳不吉利,家长对于“死”的下意识回避,使得孩子在童年时期承受了太多不必要的恐惧,又在成年之后,缺失了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力。
有关死亡的问题,如果孩子没有直接问起,如果没有直接面对的死亡事件,可以不主动去“教育”,只是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渗透,比如家庭通过清明祭扫、家庭祭祀、小动物离世、树叶落地等活动和现象告诉孩子。
死亡是生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引导孩子学会正确看待死亡,深入思考生命的意义,激励孩子们珍爱生命、活着并活得更有价值,从死亡教育中引导正向的人生感悟与价值导向。
还可以通过阅读绘本如《一片叶子落下来》、《我永远爱你》、《苏菲的杰作:一只蜘蛛的故事》、《爷爷变成了幽灵》、《楼上的和楼下的外婆》等进行教育。
如果孩子无端长期闷闷不乐,或者突然开始非常害怕孤独和黑暗,家长就要用心且小心地去寻找原因,与孩子保持心灵的沟通,要让孩子总有一个愿意说出自己最害怕的事情的亲人,绝不要让孩子独自承担这世界上最大而又最令人恐惧的秘密。
0人已踩
2人已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