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室内游乐场里,到处都是跑来跑去,或相互追逐,或独自玩耍的小孩,旁边的家长们,孩子大一点的就百无聊赖在地板上或坐或躺,闭目养神;孩子小一点的就寸步不离的跟着孩子,一会儿大叫制止宝宝的危险动作,一会儿又不时低头玩着自己的手机。
角落的滑梯区,一个扎着羊角小辫的小女孩,约5岁的样子,穿着裙子,光着脚丫,拉着滑梯的扶手站在滑梯上,随时准备顺势滑下,而此时滑梯下方,一个3岁多小男孩,两只手抓着滑梯边上的围栏,还用脚捎带着他的玩具小推车,逆着滑梯,努力地往上爬,在窄小的滑梯口处,他们俩相遇了,一个要上,一个要下,谁也不想让 !
小女孩觉得该自己玩的,就开始用语言提醒小男孩让开,但是似乎并无效果,女孩着急了开始用脚去踢小男孩的玩具车,小男孩见小女孩不让,还来踢自己,则一只手抓围栏,一只手拿玩具车想去回击小女孩踢过来的脚。小女孩的婆婆在旁边,大声地制止小男孩用玩具打人的行为,担心小男孩会伤着自己的孙女,一直指责小男孩的鲁莽粗暴,说“你这小孩怎么能用玩具打人呢?伤着姐姐怎么办?!……”小男孩面对一个陌生大人的责备,只有大声的喊着:不要说了!但是仍然不愿意让开,小男孩的妈妈闻声很快跑来,女孩婆婆便生气的对着小男孩的妈妈说:你这孩子长大不知要惹多少祸!
妈妈来了,妈妈轻轻地摸着还在滑梯上僵持的小男孩,想问明情况,但是小男孩已经生气得无法克制,最后以为妈妈也要来劝他让开,便失望的退下来,跑到了一边抱着双手生气。
妈妈走过去,平静地抱抱儿子,同时用手轻拍儿子的后背或肩膀,表示安慰和力量,他相信儿子可以自己平静下来,很快小男孩的情绪便平和很多。
这件事情上,大人的规则里,觉得肯定是男孩该让女孩的,滑梯是从上往下滑的,逆着爬是不符合规矩的,既危险,又容易挡着别的小朋友;但是在小男孩看来,他觉得这样好玩儿,自己那么费力,手脚都用上了,嘿咻嘿咻地还带着玩具爬上来,你却告诉我:不能这样!? 姐姐先不让我,还踢我的玩具,我一手抓着围栏,另一只手只能顺手拿着玩具还击啦! 那个婆婆为什么要说我?!
其实作为妈妈,当站到儿子的角度这样想想以后就觉得,再去责备儿子肯定是会让儿子感到很伤心,连妈妈都不帮我了吗?妈妈仍然抱着小男孩,
温柔的问:宝宝,姐姐没有让你玩滑梯,现在很生气对吧?
小男孩说:嗯!他还用脚踢我!
妈妈又问:姐姐踢你是不对!那你怎么做的呢?
小男孩,瞬间小声了一点,说:我用玩具车打她脚了……
妈妈问:这样对吗?
小男孩摇摇头!
妈妈继续问:做错事了,我们要不要去给姐姐道个歉呢?
小男孩点点头,于是这位儿子牵着妈妈的手,走到女孩面前,就打人的事向姐姐道歉,同时妈妈也要求小姐姐就先用脚踢小男孩玩具的事向小男孩道歉,两个孩子倒是很愉快的互相原谅,并成为好朋友一起玩耍。
晚上回家后,妈妈带着儿子一起玩玩具,
妈妈特意拿出轨道玩具,与儿子一起玩,一个轨道只能同时容纳一辆车行驶,儿子顺时针开,妈妈便逆时针开,故意与儿子的小车相撞,儿子有些奇怪地问:妈妈你的车为什么总是要对着我开啊?
“狡猾”的妈妈便顺便提起了下午的滑梯事件,告诉儿子,要遵守规则,大家各走各得道路,顺着方向走,不然就会撞车!
好吧,我就是这个小男孩的母亲!针对这次滑梯事件,我对自己的处理方式还是很满意的。如果是以前,我会把自己被女孩外婆斥责的焦虑不满,转嫁到儿子身上,想着:就是你让我丢脸了。然后也同样大声的吼儿子,甚至在外面动手打他,然后他哭得更伤心,大发脾气。但是我现在做得首先是让自己平静下来,缓解自己的焦虑,想清楚,他生气是因为什么,他哪里做得不对,自己焦虑是因为什么,然后理智的分析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这是我对孩子的行为理解了,对自己焦虑和孩子发脾气的行为接纳了,采取了不同于以往的方式。
作为一个“调皮”小男孩的母亲,我不止一次的听别人这么对我说:你家宝宝太调皮了,要好好管教!不然以后不知道要惹多少事!
但是我看到的,更多的是他的体贴、聪明、善良、好学等等,我睡不着,他会给我唱歌,拍背哄我;外公开车,他会给外公喂葡萄,还不忘用手把外公吐出的葡萄籽接住,扔到垃圾袋里;喜欢的拼图,一遍一遍认真地拼了拆、拆了拼;……妈妈的眼里,自己孩子的趣事总是说起来就没完。
面对很多不理解,诸如说他是调皮的小孩,让我好好管教他,他不爱叫叔叔阿姨等等,作为妈妈的我一直承受着很多的焦虑,但同时也相信他并不像他们说的这么糟。滑梯事件只是他平时与别的小朋友发生争执的其中一次,大家都因为他动作快,出手力气大,而且不爱哭,总觉得就是他的错,甚至我自己也曾经这么想。有一次,儿子的一句话让我有种当头棒喝的感觉,他在游乐场搭了一个很漂亮的积木城堡,然后拉着我说:妈妈!你看我的城堡搭得这么漂亮!以后那些小朋友就不会欺负我了吧?
我懵了!
“宝宝你觉得他们都在欺负你吗?”
“是啊!姐姐抢我的玩具,哥哥来踢我的城堡……”
原来他是这么想的啊,当这么小的男孩,说话又没别人快,就是动作快,当他觉得自己被侵犯时,作出那些动手的行为也只是在维护自己,保护自己吧!作为妈妈的我,从此开始很注意理解他的不良情绪,帮助他找到动手以外别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引导他往别的方面去思考其他小朋友的行为。我发现他动手的情况越来越少了,跟其他小朋友也能很轻易就建立起关系了。
亲子教育是很多父母都一直在潜心学习研究的课题,但是好像身边的很多家长无论怎么努力,多么用心都收效甚微,他们大多处于焦虑、无措的状态。我们的咨询师经常会接待很多很多的“问题孩子”,他们是父母眼中需要治疗的孩子,不听话啦,不爱学习啦,不能跟同学建立关系啦! 家长们很希望咨询师帮忙劝劝孩子,教育孩子,很快就帮他们换一个听话、懂事、乖巧的孩子,咨询师只能说:臣妾做不到啊!
我有一点想说的是,养孩子就像种菜,拿到一把不知道什么品种的种子,播种,施肥,照顾、收获,不能因为这个种子有可能不是你想要的南瓜,而是玉米,你就说这个种子是坏的吧!咨询师没办法把玉米给你换成南瓜,但是可以教你把手上的玉米种植的优质一点。
对这爱的种子——孩子,应该给予无条件的接纳和爱:理解、接纳、改变!
首先,要理解孩子的言行,站在他的处境,位置理解他这么做的原因,他现在处于什么样的状况,为什么这么做,他是想通过这种行为表达什么;
其次,接纳,全然地接纳孩子的情绪,不论好的或者坏的情绪,不能因为他表达了对父母的生气,家长无法接受,也产生愤怒或委屈的情绪,并反向地对孩子进行相应的攻击,作为种菜的人,孩子的父母我们应该相信不管他是南瓜、黄瓜、甚至只是小葱,他都是好的;
最后,改变不是要求子女改变,而是先回到自身。改变自己,为孩子学习不好生气了,先想想自己在气什么?是气孩子不努力学习担心他以后考不上好学校,还是气他成绩不好给自己丢脸了? 如果是前者,考不上好学校不代表以后找不到饭吃,就会流落街头什么的,要做的是培养他为自己学习的主动性,而不是被家长拿着棒棒逼着学习,为家长学习。如果是后者,他成绩好不好,那是孩子的事,他成绩不好也不能证明家长就是失败的,这个孩子他就是小葱,他不能作为主食,但是仍然有很多菜品上会用到他,作为家长也不算很失败!这样想是不是好多了?我们的想法变了,应对孩子的方式也会改变,我相信每位家长都能种植出在他那个“品种”里最优质的孩子。
文\王原草
温馨提示:文章、帖子、评语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