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文章 >

工作失误挨批评、如何疏导焦虑情绪?

工作失误挨批评、如何疏导焦虑情绪?
转载文章 李丽李丽 发表时间:2015-02-12 13:16:00 1994 1 3

 

一、一般资料:

求助者,程某,男,37岁,公务员,身高约1.71米,体态正常,无重大疾病史,家族无精神病史和遗传病史。求助者有两个姐姐,父母居住在本县农村,父亲、母亲均务农,家里有十亩田地,家庭收入一般,有一女孩12岁,上初中一年级,家庭和睦。求助者性格温和,家教较严格,从小懂事听话。从小学到高中,学习勤奋刻苦,成绩名列前茅,特别是在计算机操作方面,表现出一定特长。大学的时候曾参加计算机操作比赛,获得二等奖。高考时成绩不错,毕业后通过公务员考试,刻苦学习各项业务知识,积极上进,曾被评为“优秀公务员”,作为工作骨干,深得领导器重,和同事关系融洽。40天前,在一次工作中,因指挥不慎领导当即批评了他:“怎么能犯这么低级的错误?”求助者非常难过。当天晚上,辗转反侧睡不着觉,之后的40天里,感觉紧张、焦虑、情绪低落、入睡困难、食欲下降。

心理测验(条件所限未做)

二、主诉与个人陈诉 

主诉:焦虑、情绪低落、心慌、入睡困难、食欲下降30多天。

个人陈述:40天前,在一次指挥操作时造成失误,领导当时训了我一顿:“怎么能犯这么低级的错误?”我羞愧无比,心想:自己工作曾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工作从来没出现失误,这次怎么能犯错呢?领导一直对我很器重,这次这么狠训我,当时在场还有几个领导,真不知道大家以后会怎么看我,太难堪了,我真是没脸见人了!为此,我一想这件事,就觉得心烦,郁闷,总感觉紧张,吃饭没胃口,晚上很难睡着觉,白天有时情绪低落。我觉得很难受,再这么下去肯定不行,所以前来寻求帮助。

三、观察和他人反应

咨询师观察到的情况:求助者衣着整洁,个子中等,身体发育正常,讲话口齿清楚,思维清晰,反应正常,自知力完整,无幻觉、妄想,问答自如。

同事讲述:程某表现一直很好,上进心很强,曾被评为“优秀公务员”、,是同龄中的佼佼者。40天前,工作上出了点失误,领导批评了他,说得有点重,后来他就整天显得很心烦、紧张,有时还有点闷闷不乐。

四、评估与诊断

1、评估:

根据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求助者主观认知与客观现实统一,思维清晰,无逻辑混乱现象,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自知力完整,主动求医;各种心理活动协调一致;个性稳定。本案中,求助者问题由现实原因激发持续时间较短,为40天,情绪反应尚在理智控制之下,尚未泛化,没有对其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是由一次工作失误受到领导批评这一现实原因引起的,表现出焦虑、情绪低落、心慌、入睡困难、食欲下降等症状,其情绪反应强度可以理解,未出现泛化。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属于心理学问题,基本符合一般心理问题的特征。

2.诊断:一般心理问题

3、诊断依据:

(1)由现实原因激发;

(2)病程只有40天;

(3)症状:表现出焦虑、情绪低落、心慌、入睡困难、食欲下降等症状,未严重影响社会功能;

(4)尚未泛化;

这些符合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标准,故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3、鉴别诊断:

(1)与精神病相鉴别: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求助者的主客观是统一的,知情意是协调一致的,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的行为,无逻辑思维混乱,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个性稳定,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与焦虑性神经症鉴别:焦虑性神经症一般由非现实性原因引起,症状表现主要是焦虑,有持久痛苦不能解决,不良反应泛化,持续时间长,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本案中求助者虽然也以焦虑为主要症状,但是由工作失误受到领导批评这一现实意义的原因引起的,直接与他的现实处境相关,不良反应持续时间较短,没有出现泛化,没有严重影响其社会功能,因此可以排除焦虑性神经症。

(3)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严重心理问题的情绪反应强度强烈,反应已泛化,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病程大于2个月。而求助者虽有紧张焦虑、情绪低落、食欲下降、睡眠不好等症状,但与工作失误受到批评直接有关,情绪反应强度可以理解,持续时间较短,仅40天,未出现泛化,未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五、咨询目标

根据以上评估与诊断,同求助者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1、具体目标:

(1)改变求助者的不合理观念:“我是优秀公务员,工作失误就不应该出现”。

(2)改变求助者的不合理观念“当着领导面批评我,太难堪、没脸见人了。”

(3)改善求助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2、终极目标:

着眼更长远更深刻变化,使求助者拥有比较现实理想宽容生活哲学。

六、咨询方案

主要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合理情绪疗法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A.ElliS)于20世纪50年代首创的一种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该方法旨在通过纯理性分析和逻辑思变的途径,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以帮助他解决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其核心理论是ABC理论,该理论要点是: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本身所引起的,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ABC理论中,A代表诱发性事件;B代表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即信念;C代表这一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及行为结果。ABC理论指出,A并不是引起C的直接原因,继A发生之后,个体会对A产生某种看法,做出某种解释和评价,从而产生关于A的某些观念即B。虽然这一过程不经常为人所意识,但正是由这个过程所产生的B,才是引起情绪和行为反应的直接原因。所以人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想法和观念B来改变、控制其情绪和行为结果C,这是治疗实践的核心,其中所有的重要方法是对不合理信念加以驳斥和辩论(D),使之转变为合理的观念,最终达到新的情绪及行为的治疗效果(E)。

本案例求助者的心理问题,表面上是因为工作失误受到领导批评而导致焦虑和抑郁的情绪,实际上真正的原因不是来自这一诱发事件本身,而是源于求助者对该事件的不合理的认识和评价。如“我是优秀公务员,工作失误就不应该出现”、“当着领导面批评我,太难堪、没脸见人了。”等“绝对化的要求”和“糟糕至极”的非理性观念。利用合理情绪疗法开展咨询,帮助求助者达到三种领悟:(1)现在情绪行为的后果,不是诱发事件本身;(2)应对造成现在情绪和行为负有责任;(3)只有改变了不合理信念,才能减轻或消除目前存在的各种症状。帮助求助者对不合理信念进行校正,通过运用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等方法技术指出其观念的非理性,帮助其学会以合理的信念代替那些不合理的信念,从而减少和消除不良情绪困扰。

七、咨询过程

咨询阶段大致分为:

A、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

B、心理帮助进行领悟与修通阶段;

C、结束与巩固进行再教育阶段。

1、诊断评估与心理咨询关系建立阶段

第一次咨询

时间:2012年3月16日

目的:

(1)收集资料,了解基本情况;

(2)建立咨询关系;

(3)确定主要问题;

(4)探寻改变的意愿;

(5)进行咨询分析。

方法:双方协商选用合理情绪疗法

过程:

(1)询问基本情况;

(2)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与规则;

(3)摄入性谈话收集临床资料,探询求助者的心理矛盾及改变愿意;

(4)作出对问题的初步分析;

(5)确定咨询目标;

(6)介绍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理论模型(ABC模型);

(7)布置家庭作业。

要求求助者按照下列表格的模式,尝试把自己焦虑和抑郁的问题都表示出来,强化求助者对ABC之间关系的理解。要求求助者重视家庭作业,对自己问题的思考、检查越是认真、全面,咨询的进步就越大、越快。

诱发事件A:工作失误受到领导批评

不良情绪C:焦虑、抑郁

不合理信念B:我是优秀公务员,就不应该有工作失误。

2、心理帮助进行领悟与修通阶段

第二次咨询

时间:2012年3月23日

目的:

(1)加深咨询关系;

(2)帮助求助者一起寻找和确认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

(3)帮助求助者领悟自己的问题与不合理信念的关系。

方法:合理情绪疗法

过程:

(1)反馈咨询作业,求助者认真地列出了自己的许多不合理信念。

(2)进一步分析工作失误受到领导批评的事,帮助求助者从深层次挖掘自己的不合理信念。

(3)通过交谈、启发与引导,帮助求助者列出与该问题相关的不合理信念:

“我是优秀公务员,就不应该有工作失误”;

“当着领导面批评我,太难堪、没脸见人了。”

(4)布置家庭作业:

要求求助者对上述列出的不合理信念进行认真思考,帮助其领悟自己的问题与不合理信念的关系。

第三次咨询

时间:2012年3月30日

目的:

(1)帮助求助者修正或放弃原有的不合理信念;

(2)帮助求助者建立合理信念;

(3)减轻或消除情绪困扰。

方法:合理情绪疗法

过程:

(1)反馈咨询作业:

求助者已明白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并明白这些不合理信念是造成自己心理问题的真正原因。

(2)针对上次列出的不合理信念,与求助者进行商讨与辩论,得出如下建设性信念:

“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种种困难,挫折甚至是暂时的失败,总之,人们要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有所建树,就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这就需要坚强的意志和十足的干劲,需要充满活力的精神状态。”

“人偶然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受到批评是可以理解的,我们要做的是,从批评中汲取教训,不断提高和完善自我。”

(3)布置家庭作业:

要求求助者将原来列出的不合理信念与此次提出的建设性信念列表一一对照,并认真思考。

3、结束与巩固进行再教育阶段

第四次咨询

时间:2012年4月6日

目的:

(1)巩固咨询效果;

(2)结束咨询。

方法:合理情绪疗法

过程:

(1)反馈咨询作业:求助者经过认真思考,认识到:修正以前的不合理观念,改用合理的观念和思维方法想问题,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2)在对求助者进行正面积极鼓励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求助者将此次的认识转变扩展到工作和生活的其它领域中。

(3)指导求助者深刻领悟“人不是被事情本身所困扰,而是被其对事情的看法所困扰”的含义。

八、咨询效果评估

1、求助者的评估:通过四次咨询,心里的烦躁和郁闷已消失,睡觉、吃饭恢复正常。准备向领导申请参加省局职业技能培训,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2、同事的评价:程某恢复了以前的样子,情绪稳定,吃饭、睡觉,都正常了。

3、咨询师的评定:求助者面带笑容,情绪平稳,人际交往正常,改变了不合理的观念和看法,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正积极准备参加职业技能培训。

通过回访和跟踪,咨询目标基本实现,求助者心理问题已解决。

 

给力专家平台(http://www.geilizhuanjia.com/)

二级心理咨询师  李丽(ID10175

温馨提示:文章、帖子、评语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
1人已踩 3人已赞

服务与支持

给力心理APP

给力心理APP
给力心理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