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压力
个人原创
董华
发表时间:2018-03-03 10:29:22
2747
3
22

浅谈压力
恐惧、焦虑、压力是由来自父母的基因、六岁之前我们生长的环境植入的程序和成长过程中不断的负向自我催眠暗示及想象扩张综合影响的结果。
负向的情绪是一种向下的动力,如果没有恰当的处理,不仅会消耗向上的动力,而且会储存在我们的潜意识里,这些负性情绪就像埋藏在底下的火山岩浆,一旦爆发,杀伤力极大。 马加爵事件、富士康连续跳楼事件都是负性情绪的爆发。
世界著名学者狄帕克.秋普拉博士认为:我们身体的意识形成一个量子意识能量场,连最细微的想法与情绪都影响这这个量子身的变化。
威廉.提勒博士更提出:情绪是一种信息,而信息跑的比光速更快。
因此,适当地疏导负向情绪,引进正向的意念,正是可以创造美好未来的不二法门。
压力是一种身体的原始本能,它与生命同在,只要我们有所期待,或者他人对我们有所期待,就会造成心理的压力。
压力产生的动力就是不想面对压力,当你面对压力时,压力也就不是压力了。所以逃避只能使压力增加,而面对,特别是微笑着面对,任何压力都会冰融雪化。
正如孔子所说“民不惧死,奈何以死惧之。”
3人已踩
22人已赞
作者文章
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
文章探讨了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指出心理问题是文明的副产品,随着社会复杂度的增加,个人本能受到更多压抑,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文章还讨论了心理问题如何通过心理防御机制以社会可接受的形式表达出来。
5058
68
14
浅谈压力
文章探讨了压力、恐惧和焦虑的来源及其对个人的影响,提出了通过适当疏导负向情绪和引进正向意念来创造美好未来的方法。
2747
22
3
“印刻”——心理问题的始作俑者。
文章探讨了印刻效应(首因效应)在心理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它如何影响人的行为和情感体验。通过德国行为学家海因罗特的实验为例,说明了印刻效应的不可逆性。文章还讨论了印刻效应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自我催眠或心理暗示来改变不良的印刻效应。
5091
16
0
语音通话
私聊
相关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