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抗(resistance),本质是求助者对于心理咨询过程中的自我暴露与自我变化的抵抗。是表现为求助者对于某种焦虑情绪的回避,或者对某种痛苦经历的否认,这种症状的表现随着心理咨询的深入会表现的越加强烈,因此越早认识到阻抗问题的发生并加以有效的克服,才可以更好的增进心理咨询师和求助者之间的心灵沟通并促进求助者对其自身特定的思想和行为方式的领悟。
阻抗的概念最早是由弗洛伊德提出的,在传统的精神分析学说中,阻抗被称为是所有精神防御机制的总和。弗洛伊德对阻抗的定义强调了潜意识对于个体自由联想活动的能动作用。罗杰斯则将阻抗看作是个体对于自我暴露及其情绪体验的抵抗,其目的在于不使个体的自我认识与自尊受到威胁。这一观点体现了个体的认知对于自我结构与发展的防护作用。而一些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则把阻抗理解为个体对于其行为矫正的不服从。它或由于个体对心理咨询心存疑虑,或由于个体缺乏其行为变化的环境条件,这一立场反映了个体行为变化与环境控制的相互依赖。不容忽视的问题是阻抗对心理咨询的过程具有深刻的影响。只有加以积极的认识和控制,才能使得心理咨询的进展和效果不会受到阻扰进而达到预期的心理咨询效果。
在我接触的日常心理咨询中,心理咨询初期最易见的阻抗在亲子心理咨询中是最常见的,这种阻抗首先来自于家长,因为家长无法接受进入青春期孩子的突变,急于在孩子身上找到问题发生的原因,而不愿甚至也无法接受孩子的这种变化除了生理原因外,家长不当的教育方式是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无法正视原因的结果是急于改变孩子,而不是改变自己,重新和孩子建立新的信任关系,去适应和了解孩子的转变所需要的理解和关注,而不是求全责备,迫不及待的去改变孩子。
同样有些求助者来心理咨询的动机和目的并不是为了改变自己或解决已有的问题,而是为了求证自己是对的,别人才是应该受到批评和处罚的,他们希望心理咨询师可以为他们声讨正义,去指责给自己带来困惑的人,要求对方为此负担全部责任,这时如果心理咨询师去指出求助者应该承担的责任和问题时,求助者是很难心平气和的接受这种信息的,也无法做到冷静的面对。
更有甚者,是带着自己的决定来心理咨询的,只是希望得到认可和肯定,一旦心理咨询师和他讨论所要决定的问题需要三思再做决断时,特别是分析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时,对方的阻抗会表现的非常强烈,或者绕开话题,或者会找各种借口推脱,或者说近期太忙根本就没有时间去想,然后会很坚决的表明自己的求助动机就是希望心理咨询师给一个答案即可。
还有一种阻抗的表现是解决问题等待曙光来临的前刻,随着心理咨询的深入,求助者已经不再停留在最初问题的表面,而是已经开始正视所存在问题的根本,但是越是要揭开这最后的伤疤,求助者的阻抗心理越发强烈,这个时候的求助者往往开始和心理咨询师绕圈子,始终不肯回到主题,这种现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求助者仍然没有真正建立起自信心,没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残酷的竞争,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生活,婚姻种种。因为在求助者的内心自己目前的状态是可以让大众接受的病态,那么是应该得到理解的,有病可以让自己心安理得的逃避现实的竞争和压力,可以回避实质性的问题,潜意识的真实想法是:不是我不如别人,而是我现在有病了,我要是没有病,肯定不比任何人差。这种心态会让本可以走出的心境,因为求助者的逃避和缺乏面对的勇气,一次次重新回到起点,以至于这黎明前的一刻会成为遥遥无期的等待。这时候就要求心理咨询师一定要拿出足够的耐心来面对求助者,帮助他真正的建立自信,勇敢的面对自己。
所以突破心理咨询中的阻抗是解决求助者问题的根本,帮助求助者认识到企图以失调的行为来掩盖自己深层的心理矛盾和冲突是不可取的。无论是源自于工作的失败,婚姻的不幸还是对以往行为的内疚和悔恨,如果只是从表面问题入手,不能真正触及根本问题,心理咨询是无法真正深入进行的也就无法真正的谈到有效的解决问题。同样也要求心理咨询师也要解除自身对求助者的阻抗心理,不要以自己的价值观和认知观去为求助者定义,而是冷静的面对,理智的倾听,真正的共情和积极关注的心态去面对求助者,释放彼此内心的阻抗,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最好的最有益的有效心理咨询。
温馨提示:文章、帖子、评语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