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文章 >

心灵的面具——微聊心理防御机制

心灵的面具——微聊心理防御机制
个人原创 刘彦庆刘彦庆 发表时间:2021-01-09 17:30:26 1881 3 28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会碰到这样的人,觉得他比较不愿意主动与周围的同事或邻居打交道,好像比较害羞,比较疏远别人,但是当这样的人真的有一天来到你的面前跟你谈话的或者聊某个事情的时候,你会发现他并不是不想跟人打交道,而是感觉他内心当中总会有一种隐隐的害怕,害怕失去。于是用疏远和退缩来防御,防止跟一个人建立亲密关系后,被抛弃。这其实就是心理防御机制了。心理防御机制最初由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提出,后经他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进行了系统研究后逐渐成熟起来。

       所谓心理防御机制是自我用来与本我和超我压力对抗的手段。当自我受到本我和超我的威胁而引起强烈的焦虑和罪恶感时,焦虑将无意识地激活一系列的防御机制,以某种歪曲现实的方式来保护自我,以缓和或消除不安和痛苦。安娜・弗洛伊德在她的著作《自我和防御机制》中强调;“每一个人,无论是正常人还是神经症患者,其行为或言语都在不同程度上使用防御机制中的一个或几个特征性的成份。”如此说来,防御机制的启动是每个人可能都会碰到的情形,适度的使用可以缓解压力和焦虑,促进对应激源的适应;然而过度的使用,以致对任何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不愉快情感都做出刻板的、不加选择的、公式化的防御反应,便是病态了。

       那么这种心理防御机制是如何发生的呢?它其实是大脑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把对一个事情的想法或感受或两者都关闭到意识之外,即放入无意识之中,让自己意识不到它们。比方我们在咨询工作中有时会遇到社交恐惧的来访者,他们在描述自己惊恐发作的时候会有很明显的交感神经紊乱的症状,比如眼睛睁很大、心跳很快,不停地冒冷汗,甚至有濒死感觉等,这些都是很明显的身体症状。他们会有很强烈的感受,但是如果问他们,你有这个反应的时候,心里在想什么呢?他们通常回答说没想什么,这其实就是他们的想法被关闭到意识之外了。有心理术语来形容就是:感受存在,想法没了,即潜抑;有时候会反过来:想法有,但感受没了,即情感隔离。那么,为什么人会把感受给封闭到无意识当中,而只保留想法?为什么我们不能启用自身的情感容忍度呢?原因就是,当下的情绪太过于强烈。那么情绪之所以这么异常地强烈,有可能是因为有某个极端的事情发生了,也有可能现实发生的事情并没有那么严重,但是这个人本身的情感容忍度可能是有问题的。以上两种情况下,个体为了避免自己被摧毁,防御机制会很自然地发挥作用将感受关闭起来,用以避免强烈的情绪威胁到或者可能要摧毁大脑的基本功能(抽象能力、组织思维能力、现实检验能力和自我保存的能力等等),个体就会出现佛洛依德称之为创伤性焦虑的体验和另外一个人称之为创伤性抑郁的情感体验。

       心理防御机制有很多,美国的J.布莱克曼甚至将其细分为101中心理防御机制,但无论如何分类,心理防御机制都具有以下特征,①防御机制不是蓄意使用的,它们是无意识的或至少是部分无意识的。②防御机制是藉支持自尊或通过自我美化(价值提高)而保护自己免受伤害。③防御机制有自我欺骗的性质,即通过掩饰或伪装我们真正的动机,或否认可能引起我们焦虑的冲动、动作或记忆的存在而起作用。因此,它是藉歪曲知觉、记忆、动作、动机及思维,或完全阻断某一心理过程而使自己免于焦虑。实际上,它也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我保护法。④防御机制本身不是病理的,相反,它们在维持正常心理健康状态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但需要适度使用。⑤防御机制可以单一地表达,也可以重叠地表达。

       为方便了解,只按照心理防御机制的成熟度进行大的分类,简单介绍给大家,供参考。

       1、否认 否认是指对某种痛苦的现实无意识地加以否定,由于不承认似乎就不会痛苦,例如,自己的亲人因意外,但是仍相信或认定他(她)还活着或即将回来,甚至还为他(她)做些什么。这样的过程可使一个人逐渐地接受现实而不致于一下子承受不了痛苦。这的确是一种保护性质的、正常的防御。只有在干扰了正常行为时才能算是病态的。

       2、压抑 压抑是指把意识所不能接受的观念、情感或冲动抑制到无意识中去。但这些被压抑的意识可通过其他心理机制的作用以伪装的形式出现,例如口误、笔误,或者不能承认从某一感官获得的信息。压抑所造成的“遗忘”是很特别的,往往有高度象征性的行为可以提示这种压抑并不是真正的遗忘。比如有一个人正在哭泣却忘了为谁哭泣,这就可能是压抑。

       3、歪曲 歪曲是指为了适合内心需求而重新塑造一个外界现实形象。它包括:不现实的夸大想法、幻觉、满足欲望的妄想和持久的妄想性优越感;对自己行为责任的持久否认。它也包括那些不现实的强迫思维或强迫行为。在歪曲时,可以有一种令人愉快的、与另一个人混合或融合的感受。比如,信教人士会说:“耶稣活在我心里,并且答应我的所有要求”。

       4、转移 转移是无意识地将指向某一对象的情绪、意图或幻想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替代的象征物上,以减轻精神负担而取得心理安宁。比如一个孩子被妈妈打后,满腔愤怒却难以还手,于是转而踢倒身边的板凳,把对妈妈的怒气转移到身边的物体上。这时虽然客体变了,但其冲动的性质及目的仍然未改变。在心理治疗中,情感的无意识移置既是移情的基础,也是反移情的基础。

       5、合理化 合理化指无意识地用似乎有理但实际上站不住脚的理由来为其难以接受的情感、行为或动机辩护以使其可以接受。比如对儿童的躯体虐待可被解释为“玉不琢不成器,树不伐不成材”、“打是疼骂是爱”。合理化有两种表现:一是酸葡萄心理,即把得不到的东西说成是不好的:二是甜柠檬心理,即当得不到葡萄而只有柠檬时,就说柠檬是甜的。两者均是掩盖其错误或失败,以保持内心的安宁。

       6、情感隔离 情感隔离是指暂时而剧烈地改变自己的性格或某种感觉,以期避免情绪苦恼。比如神游、癔症性转换反应、毫无根据的优越感或漫不经心的态度、为了消除焦虑或苦恼而显得忙忙碌碌的行为、为了麻木自己的不愉快感情而短暂地滥用某种药物或利用宗教的“欢乐”。

       7、退行 退行是指回复到原先幼稚行为的一种防御机制。比如一个5岁男孩童,本来已经学会了自行大小便,后来母亲最近新添了一个婴儿弟弟,把全部精力都放到了小弟弟身上,而无暇顾及哥哥。这个男孩童发觉不能像从前一样获得父母的照顾而出现退行性行为。突然开始尿裤子、尿床。

       8、投射 投射是把自己所不承认的感受归于别人。它包括严重的偏见、因为猜疑而拒绝与他人亲密。比如一位女性来访者说自己觉得姐姐对她要求总是很高,有一种无时无刻不被控制的感觉,其实她是因为跟妈妈之间的被控制的创伤没有真正被疗愈,而是被深埋在潜意识里,所以,就被投射到了跟姐姐的关系里。

       9、反向形成 反向形成是指将自己内心难以接受的观念或情感以相反的态度与行为表现出来。比如一个有强烈的性冲动压抑的人却积极参与检查淫秽读物或影片的活动,并表现出超出正常范围的热情。

       10、抵消 抵消是指对一个不能接受的行为象征性地而且反复地用相反的行为加以表达,以图解除焦虑。比如说了不吉利的话就吐口水或说句吉利话来抵消晦气或不吉祥的感觉,除夕失手打碎了碗后马上说“岁岁(碎碎)平安!”。

       11、认同 认同是指无意识地取他人之长归为已有,作为自己行为的一部分去表达,借以排解焦虑的一种防御手段。比如出身豪门的子女常以父辈之尊为己尊,遇到挫折则自抬身价,作出坦然自若的神态,以免除在人们面前的尴尬。

       12、幽默 幽默是指以幽默的方式面对困境。比如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妻子是有名的泼妇,一次他正和几个朋友高谈阔论,探讨哲学或伦理问题,突然妻子一盆冷水从他头上泼下来,早成落汤鸡的苏格拉底大笑着对他的朋友们说,我知道嘛,刚刚打了雷,马上就会下雨的。

       13、升华 升华是一种最积极的富有建设性的防御机制。因为它可以把社会所不能接受攻击性冲动所伴有的能量转向更高级的、社会所能接受的目标或渠道,进行各种创造性的活动。比如通过有趣的游戏、运动和业余爱好来表达攻击性,以及在真的求爱时用减弱了的方式浪漫地表达自己的本能。

 温馨提示:文章、帖子、评语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
3人已踩 28人已赞
作者文章
作者主页
语音通话 私聊

服务与支持

给力心理APP

给力心理APP
给力心理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