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症

焦虑症,或称焦急症、焦虑障碍(英语:anxiety disorder),是明显感觉焦虑和恐惧感的一种精神疾病。焦虑是对未来事件的担心,恐惧则是对当前事件的反应,这些感觉可能会导致身体症状,如心跳过速和颤抖。

以下为常见的焦虑症:广泛性焦虑症、特异性恐惧症、社交焦虑症、分离焦虑症、广场恐惧症、恐慌症和选择性缄默症。

焦虑症会由造成症状的原因来区分,人们往往有不止一种的焦虑症。 遗传与环境都可能是造成导致焦虑的原因,孩童时期遭受虐待、家族有精神病史以及贫穷都有可能是焦虑症的危险因子。焦虑症常常和其他精神疾病一同发生,像是:重性抑郁障碍、人格异常或是成瘾症,要诊断焦虑症至少需要六个月的临床观察,在特定状况导致异于常人的过度焦虑,并影响正常生活。另外,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心脏病、使用咖啡因、嗜酒、滥用大麻或是处于勒戒某些药物的状态,都有可能出现类似焦虑症的症状。

焦虑症如果不治疗,一般不会自行复原。治疗方法包含改变生活型态、寻求咨商,以及药物控制。咨商一般会配合认知行为疗法进行治疗。可改善症状的药物则包含抗抑郁药、抗焦虑药(如现代常用:苯二氮䓬类药物、β受体阻断剂、丁螺环酮)等等。 全球大约12%的人口患有焦虑症,5~30%的人在一生中至少患有一次焦虑症女性的发生率约为男性的两倍,且通常自25岁以前就开始发作。

最常见的为对于特定事物的恐惧症,将近12%的人在一生中的某个时候曾有此类问题,社交焦虑症则占了10%。患病者通常介于15至35岁之间,且年纪通常不会超过55岁。欧美的发生率较其他地方为高。 症状 患者的情绪表现的非常不安与恐惧,患者常常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些事情或将来的某些事情表现的过分担忧,有时患者也可以无明确目标的担忧。这种担心往往是与现实极不相称的,使患者感到非常的痛苦。还伴有自主神经亢进,肌肉紧张或跳动等自律神经失调的症状。部分患者会自觉身体总是不舒服多次去医院看医生,又检查不出症状。但是对于患者来说,总会一直担心。 焦虑症病因 精神心理因素,许多学者认为焦虑症状的形成与思维和认知过程有着密切的、重要的关系。研究表明,一些人更愿把一些普通的事情,甚至是一些良性的事情解释为灾难的先兆。例如,人们高神经质。 这与抑郁情绪的产生也有一些联系。还有就是生化的因素,例如甲状腺的病症或神经化学递质功能失调的因素所致。

焦虑症治疗 。 (2020年7月24日) 焦虑症的治疗一为药物治疗,用抗焦虑药物去平静脑中过度活跃的部分。另一方面为认知行为治疗,找出生活中的压力源,避开压力,学习放松技巧,减轻压力。 另外维持血糖值的稳定有助于稳定情绪,脑中缺乏血糖作燃料就容易暴躁焦虑。补充营养例如维他命B群、钙,多食用深海鱼油、青菜等,配合适当的运动,都有助于降低焦虑症。 焦虑症注意 不光只有单纯的焦虑症才有这些症状,一些精神病症也可能产生焦虑症状,如精神分裂症、强迫症、睡眠障碍、抑郁症等,酒精和药物滥用,这类疾病的焦虑症状只是症状之一。躯体疾病也可能引发此类症状。无论是精神病学上或是单纯的焦虑症,在临床上的症状都没有本质上的差异,但在治疗上也许比单纯的焦虑症要复杂,因为在治疗其焦虑症状的同时,还要同时治疗此类患者的其他症状,所以,此需要与单纯的焦虑症有所区分。

焦虑症文章
焦虑症论坛
焦虑症心理视频
焦虑症心理测试
擅长咨询师
倾听者
焦虑症文章更多
焦虑症论坛更多
女,25岁,有没有一种感觉,这辈子很孤独缺爱。这里是唯一倾诉烦恼焦虑有人回应的地方。感觉自己还活着
19个拥抱 23条评论 349次阅读
男,18岁,1.请问家庭问题导致的习惯性焦虑怎么解决,每次玩的时候都有负罪感,2.怎么解决完美主义者这个问题,3.我每次弹吉他唱歌的时候都会感觉旁人在听,注意力一直不在自己身上,以上问题对我还是有影响的
21个拥抱 33条评论 416次阅读
男,突然觉得这个年代遇不到真心的人不如单身一辈子,没谈过恋爱也许是老天爷的眷顾。太实在没什么心眼的人。想想自己少受多少刺激,省了多少钱!现在还能吃上饭。我居然活了下来,真是奇迹。就算遇到了结了婚,像我这种牛马。以后的孩子就是资本社会的小牲口,继承我的焦虑,贫穷。
22个拥抱 32条评论 516次阅读
男,我很焦虑,焦虑到没有办法工作。导致工作经常出错。胸口堵的慌。为什么我这么倒霉,摊上这么一家人。
17个拥抱 31条评论 262次阅读
女,19岁,又一晚上没睡……一闭眼脑子里全是摆摊选品怎么才能卖更多的钱……这两天因为天气比较凉爽又是周末收入比较可观,但是一想到过了今天又周一了就焦虑不安,周一到周四找不到人流大的地方,甚至没有收入……不想放弃,感觉虽然累也赚不到多少钱但是摆摊的过程很开心,很有乐趣,把自己挑选的好看的东西和自己做的好吃的冰粉卖给陌生人很有成就感,喜欢交朋友和形形色色的陌生人打交道,而且时间自由。不知道还要不要继续……想找一个双休的工作,这样我就可以周一到周五上班周六日摆摊了,就不用焦虑收入少了……可是现实很残忍,找不到好一点的双休工作。。天又亮了,八点钟还打算去景点出摊,怕一会儿会犯困……
23个拥抱 29条评论 312次阅读
女,17岁,有PTSD 今晚才意识到。造成我的成长受阻。即使思考,学习再多认知的东西,也会断崖式下降。,我该怎么摆脱。怎么消除我的创伤反应,,原因:初中被霸凌过。我有自卑敏感焦虑多疑的问题。,症状:分不清玩笑恶意,过度揣测。意识到自己落后,就特别焦虑,胃会特别难受。但是又没有心力去进步。情绪失控后,言语理解和表达逻辑会混乱。,日常也有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19个拥抱 22条评论 232次阅读
女,17岁,我才发现自己原来有PTSD。,原因是发现自己学多少认知思维的概念。最后还是敌不过生理反应。,,症状详细:,敏感多疑,自卑焦虑。无形之中影响着自己。我很难分辨恶意和玩笑话。我总会为此心跳加速,脑袋空白。,杏仁核便会支配大脑。容易情绪失控,脾气暴躁,攻击性强,甚至言语理解和语言逻辑都会有点混乱。,,焦虑,它总发生在,我意识到自己比别人弱的时候。这会严重挫败我的信心。无法向前。即使我知道成长型思维也没有用。,,我今晚才意识到,我内心已经千疮百孔了,才造成我思考再多,最后还是断崖式下降的诅咒。我现在已经有些崩溃了。我很难过。,,我该怎么做,才能释怀。毕竟这是潜意识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我该怎么摆脱这个创伤反应。,,曾经的经历:初二被人狠狠霸凌过。初三被精神霸凌过。,(图片是以前的。目前这些已经不是问题了。我不会因为社交而焦虑,不会因为走路而焦虑。我比以前强的多。
14个拥抱 9条评论 190次阅读
焦虑症视频更多
00:26
免费
识别焦虑及其与恐惧的区别
自由至上
830人已看
00:11
免费
三句话教你区分孩子是抑郁,焦虑还是强迫!
宁珮绮
657人已看
焦虑症心理测试更多
十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编辑推荐】
十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编辑推荐】
对以下十顶症状做出评分:抑郁、焦虑、强迫、偏执、人际关系敏感、恐怖、敌对、精神病性、躯体化、其它项目(睡眠饮食等)。 自评量表(Self-reporting Inventory),又名90项症状清单(SCL-90),时也叫做Hopkin's症状清单(HSCL,编制年代早于SCL-90,作者为同一人,HCSL最早版编于1954年)。于1975年编制,其作者是德若伽提斯(L.R.Derogatis)。该量表共有90个项目,包含有较广泛的精神病症状学内容,从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直至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均有涉及,并采用10个因子分别反映10个方面的心理症状情况。
394.71万人参与 12.72万人完成 18173 169780
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
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
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是由我国著名心理学家中科院心理所王极盛教授根据我国中学生的文化特性与行为习惯编制的心理健康量表。属于症状取向的心理诊断量表,旨在对中学生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进行检测。该测试共有60个必答题目,评价10个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它们分别为强迫症状、偏执、敌对、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学习压力感、适应不良、情绪不稳定、心理不平衡。
47.77万人参与 28.35万人完成 3403 23962
Sarason考试焦虑量表(TAS)
Sarason考试焦虑量表(TAS)
此量表用于测定初中以上学生在考试期间的焦虑水平。下列问题描述人们对参加考试的感受,请你阅读每一个句子,然后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回答,答案没有对错、好坏之分,只求按实际情况填写,尽可能快些作答,但切勿遗漏。
13.13万人参与 6.56万人完成 891 4945
焦虑自评量表(SAS)
焦虑自评量表(SAS)
从量表构造的形式到具体评定的方法,都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十分相似,是一种分析病人主观症状的相当简便的临床工具。适用于具有焦虑症状的成年人,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国外研究认为,SAS能够较好地反映有焦虑倾向的精神病求助者的主观感受。而焦虑是心理咨询门诊中较常见的一种情绪障碍,所以近年来SAS是咨询门诊中了解焦虑症状的自评工具。
14.79万人参与 10.2万人完成 771 4725
贝克焦虑量表(BAI)
贝克焦虑量表(BAI)
贝克焦虑量表(Beck Anxiety Inventory)由美国阿隆·贝克(Aaron T.Beck)等于1985年编制,是一个含有21个项目的自评量表。该量表用4级评分,主要评定受试者被多种焦虑症状烦扰的程度。适用于具有焦虑症状的成年人。能比较准确地反映主观感受到的焦虑程度。
适用范围:
BAI主要适用具有焦虑症状的成年人。在心理门诊,精神科门诊或住院病人中均可应用。
注意事项:
量表均应由评定对象自行填写。在填表之前应向填写者交代清楚填写方法及每题的涵义要求独立完成自我评定。 1.评定时间范围应是“现在”或“最近一周”内的自我体验。 2.应仔细检查评定结果,不要漏项或重复评定。 3.可随临床诊治或研究需要反复评定一般间隔时间至少一周。
4.31万人参与 2.91万人完成 183 1096

服务与支持

给力心理APP

给力心理APP
给力心理
APP